阅读历史 |

第330章 惹人艳羡(1 / 2)

加入书签

第330章 惹人艳羡

陆北顾心中记挂着「和买」之事,在姐姐处简单用了碗餺飥后,便又折返回沈括的住处。

这次,院门已开,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他推门而入,只见沈括正挽起了袖子,借着夕阳的馀晖对着一小块晶莹剔透的南海水晶比划,旁边散落着一些磨石工具。

陆北顾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上次为了制造三棱镜,他花钱买了一块南海水晶,这是剩下的边角料部分,已经没法再卖了,但仍可以用于制造小件器具。

「存中兄真是片刻不得闲。」陆北顾笑道。

沈括见是他,放下手中活计,擦了擦手:「来得正好,我正想着那三棱镜后续之事咦,看你神色,似有心事?」

陆北顾便关上小院的门,把沈括拉进屋里,然后将范祥召见丶胄案欲「和买」热气球技术,以及范祥建议由沈括出面办理等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沈括听罢,眉头微扬,并无太多惊讶之色,反而笑道:「韩枢密果然眼力非凡,竟能窥见热气球于军旅之妙用,这东西能为国所用也是好事.此事易尔,图纸丶数字皆是现成的,我明日去胄案办理便是。」

「如此甚好,有劳存中兄了。」

陆北顾点头,随即谈及关键:「只是这『和买』所得银钱,当如何分派?热气球能成,全赖存中兄呕心沥血,耗费诸多精力,我看.」

不等他说完,沈括便连连摆手打断:「此言差矣!此物最紧要处,全在你那『热气浮力』之奇思妙想,若无你这精妙构想,我便是有通天之手艺,亦是无米之炊。我不过是依图索骥,略尽绵力罢了,这钱自然该你拿大头。」

作为科学家,沈括是很清楚「知识」的价值的。

陆北顾却执意不肯:「构想不过是空中楼阁,使之成为现实的,是存中兄一次次实验改良,甚至耽误了省试备考.这期间反覆调试皆是存中兄在做,于情于理,都该你多分一些。」

推让再三,陆北顾见沈括态度坚决,沉吟片刻,忽道:「你六我四,如何?若非你,我亦想不到此等妙物。」

沈括却摇头,叹道:「我看,不若我三,你六,剩下一成,予子厚兄他虽未直接参与,但当初此事因他而起,更紧要者,殿试在即,总不能让他真冻饿出甚好歹。你都不知道,子厚兄近来都快吃不上饭了,他虽不言,我岂能不知?」

陆北顾微微颔首道:「子厚兄清贫至此,我等确实不能坐视,不若我五,你四,子厚兄一。」

他终究还是想给沈括多留些。

「是你六丶我三丶子厚兄一。」沈括纠正道。

陆北顾看着沈括坚持的样子,知他心意已决,不再争执。

「好,便依你所言。」

计议已定,两人皆觉妥当。

沈括心情舒畅,忽又想起一事,出去拿起那块小水晶石:「说起这水晶,我倒想起另一件事情,那日在闵贤寺我用磨制的三棱镜映出人造虹霓,引来不少人惊叹围观,事后竟有多人询价,问此物售卖几何此物如今只有你我知晓打磨诀窍,何不开设一铺,专售这『人造虹霓镜』?想必能获利不少。」

「存中兄,此物恐难成营生。」

陆北顾听了,却沉吟摇头:「其一,南海水晶价值不菲,本钱极高;其二,开设铺面,租金丶人工,皆是开销;其三,举人虽能经营商业,但我们马上就要入仕了,就得委托于他人之手,可短时间不好寻到可靠且有这方面能力之人;其四,也是最紧要的,这三棱镜一旦示人,原理并无太多隐秘,仿制极易,届时人人可磨,利钱必薄,恐连开店本钱都难收回。」

「唔言之有理。」

沈括捻着下巴,蹙眉思索:「那若将此法子直接售卖于识货之人?」

「卖给谁?」陆北顾接口道,随即自问自答,「三司胄案之所以和买『热气球』的技术,重的是此物继续发展,能成为军国利器,而对三棱镜等奇巧玩物,必不屑一顾。」

沈括细想之下,也觉此事牵涉颇多,风险大于收益,不由泄气道:「如此说来,这映虹之镜,只能权当你我自娱之作了?」

「暂且如此吧。」

陆北顾颔首,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不过,存中兄,若论水晶之用,我另有一想,或许更能成事,且他人难以仿效。」

「哦?快请讲!」沈括立刻被勾起了兴趣。

「便是眼镜。」陆北顾缓缓道,「老者目力昏花,视近物丶辨细字甚艰,若能以水晶磨制凸透镜片,助其聚光,则可明视.若我等能制成合于个人之眼镜,虽价昂,然京师之中,老者甚众,为解昏聩之苦,必不惜求购。而且此技术门槛极高,非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者不可为,仿制极难。」

实际上,宋代就已出现眼镜或者说放大镜的雏形了,笔记《洞天清录》里面就曾记载「老人目昏,不辩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运用水晶镜片的方法还很原始,仅知用水晶,却不知需依据每人目力深浅不同,验光定度,精细磨制,方可制成堪用的眼镜。

随即,陆北顾将验光的概念,以「测其视物清晰之距,定镜片凸起之度」来解释,又把镜片研磨需与瞳距相合等原理,向沈括细细道来。

沈括于光学本就深有研究,于透镜聚光丶成像之理早有涉猎,此刻闻听陆北顾之言,真如醍醐灌顶。

「妙极!真真是妙极!」

沈括眼中精光连闪,抚掌称妙:「依人目定制,此真前人所未发之精义,贤弟真乃奇才!我于此道略知一二,经你点拨,顿觉豁然开朗,此事大有可为!」

他越说越兴奋,几乎立刻就想动手尝试磨制镜片。

陆北顾见他如此反应,心知此事已成功勾起了这位大科学家的兴趣。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道:「热气球『和买』之事既已议定,眼镜之细节,容我等日后细细推敲。今日天色已晚,存中兄也早些歇息,明日还需去胄案呢。」

「好好好!」沈括满口答应,心思却显然已经到研究眼镜上了。

陆北顾见状,不由莞尔,告辞离去。

沈括办事极为利落,翌日便持着范祥所予的手帖,前往三司胄案办理「和买」事宜。

他带去了详尽的热气球构造图丶物料选用心得丶不同尺寸对应的浮力计算数据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胄案的官员对此新奇事物亦颇感兴趣,经过一番核验与议价,最终定下了五百三十贯的「和买」价。

沈括签字画押,领了引单,便去盐铁司的帐房处兑成了便于分润的现钱,然后由盐铁司派了辆车给他拉回虹桥这是一笔物理意义上的「巨款」,必须得用车才能运的。

把沉甸甸的铜钱放到厢房锁好后,沈括即刻寻陆北顾与张载,三人按照先前议定的「陆六丶沈三丶张一」之策将钱分讫。

张载捧着那意外得来的五十三贯钱,手都有些微颤。

这笔钱对他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他确实受之有愧。

张载本来是连连推辞的,但在陆丶沈二人坚决而诚恳的态度下,最终感激涕零地收下,夸张点说,心中暖意几乎都要溢出来了。

分罢钱款,沈括兴致勃勃重提旧议:「如今有了些本钱,那眼镜之事,或可一试?只是如何开头,却需计较。」

陆北顾目前也需要赚些钱赎回陆家旧宅,又不想把很有纪念意义的省元金牌典当掉,所以对此也颇为认真,他沉吟道:「若能请动一位德高望重丶又确受目力昏花之苦的名士试用,并得其赞誉,则事半功倍。」

沈括眼睛一亮:「此言有理!却不知哪位名士合适?」

陆北顾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人选。

「宋相公学问渊博,德高望重,且常年伏案阅览着述,目力损耗甚巨,我常见他看书时需蹙眉细辨,正是受困于此。我想为他制一副合用的眼镜作为礼物,若此物果真有效,宋相公应不吝赞扬。」

沈括抚掌:「妙极!宋公若肯试用,自是再好不过!」

计议已定,两人便着手准备。

沈括负责依据陆北顾所述原理,推演计算不同度数凸透镜片的焦距与曲率关系,试着制作了几副眼镜作为试验品,而陆北顾则准备验光所需简易工具。

这日,又到了去宋府学习的时辰。

陆北顾携着几卷书稿如常而至,课业研讨间隙,宋庠照例拿起一份邸报,却不自觉地又眉头微蹙,显是看得颇为吃力。

陆北顾见时机已到,便起身恭敬道:「先生连日操劳,目力耗损,学生见之实感忧心。近日,学生与友人参详古籍,偶得一方,或可缓解此困。」

「哦?」宋庠放下邸报,揉了揉眉心,略带好奇地看向他,「是何妙方?莫非是食疗或是药敷?」

他这些年为目疾也曾试过不少法子,效果皆寥寥。

「非汤药之法,乃是以特制水晶薄片,调整光线,令视物清晰。」

陆北顾解释道:「老花与近视原理迥异,老花乃晶珠硬化,视近不清,需凸透镜助其聚焦;近视乃眼轴过长,视远模糊,需凹透镜发散光线友人于此道颇有钻研,已初步制成器具,名曰『眼镜』。不知先生可允学生为您大致测量一番双眼视物之距丶瞳仁间隔?以便试制一副,或能解先生阅览之苦。」

他刻意说得具体且基于典籍,以增加可信度。

「水晶薄片竟有如此奇效?」

宋庠基于对陆北顾的信任,以及目疾困扰实在迫切,沉吟片刻后,终是颔首:「罢了,既是你的心意,便试试无妨,需要如何测量?」

陆北顾忙道:「请先生安坐即可。」

他上前,取出一段早已准备好的细绳,小心翼翼地为宋庠测量瞳距,然后标好记号,又拿了另一段细绳测量耳朵上沿到鼻根的距离。

随后,他掏出一张自制的视力表和遮眼板,给宋庠做了一次视力测试。

「先生,请您用一手持此板遮住左眼,学生持此字纸于您正前方,慢慢移动,请您告知学生,何时能清晰辨认其上最小一排字迹。」

陆北顾一边说,一边示范。

宋庠依言配合。

陆北顾缓缓移动纸张,仔细记录下宋庠能清晰阅读的最小距离,也就是大约相当于现代验光中的「明视距离」,然后又为另一只眼进行了同样的测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