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入道!(1 / 2)
第265章 入道!
在确定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超能者」们都开始抱团结社后。宣冲也不再「遮遮掩掩」。
若是「超能力」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宣冲自然会如同「日漫」角色一样,表现的生人勿进,将自己能力尽量掩藏起来,不过分暴露自己的「优劣」。
可是「超能」是有评级的,且好像还有「竞争」关系。那麽宣冲就不能让自己的能力敝帚自珍,而是好好规划一番,光明正大地「卷」了。
…开放交流,公平竞争…
「几何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这是宣冲复盘自己能力后,选择的方向。
宣冲:越难的题目越能把别人甩开。
北都来人走后,宣冲突然被安排了更多假期,可以用来修养身心。
宣冲本人在办公室内,拿着正常的直尺和笔,在草纸上作图规划。那认真程度,就宛如前世在语文课本上画小人。
宣冲不时来到海边,或是卡着时间点,抬起头看着太阳以及星辰。又或是皱着眉头,有时嘴角咧的欢快。
这一切,得从宣冲的能力变更后说起。
五洋祭后,宣冲发现能力更新了,满怀期待的检查;结果发现就是字面意思:从直尺变成作图软体。
当宣冲把所有功能摸透后,宣冲发现了一个问题,作图的确变得容易了,但是作图软体的精度没有提上来。
所以宣冲当即对系统提出了这个问题,能不能更新一下精度?比如说,将精密度从1mm,提升到0.1mm。
然而在宣冲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系统不客气的回答:「这里是考试,需要你自己测算。」
话说要是在上一节课,宣冲刚刚接触这个维度学校系统的时候,面对这句话,会傻了吧唧的反问:「工具精度不够,怎麽测?」
然而现在,宣冲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学生。
宣冲:老师既然说能够测,那就肯定能测。自己想要的答案,是可以藉助老师给的工具来推导。
于是乎,宣冲想到了游标卡尺。宣冲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用量角器分割成360个间隔,然后取一个小同心圆;利用这个小同心圆可以在线条上滚动的模式,做了一个类似游标卡尺的结构,如此这般,就能让精密度提高了。
游标卡尺是能把精度从直尺的1毫米,推进到0.1毫米,但是其读数其实是约等于。
并且宣冲发现,自己这套游标卡尺的精度受限于量角器的刻度,一个1°=60′,而1′宣冲是读不出来的,那麽怎麽让1′能够读出来呢?
在打造数学「游标卡尺」成功后,宣冲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于是乎自动入门割圆术了。
…数学老师点头…
宣冲为什麽追求刻度!最初那一套直尺细致刻度,在正常几百米范围内,定位差距是够用了。
而天文运算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其实计算弹道抛物线时,落点偏心率也和计算有关)
宣冲这几天看到太阳和月球,以及星辰时,之所以皱眉头,是有原因。
宣冲:「所有计算都会和观测有差距。并且,想要取得精确数值,就不能用民用级别「标尺和时钟」,得自己观测计算。」
一天其实不是完整二十四小时;如果按照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标尺来定量,在类如航空等高精密的领域就会有误差。
这种误差让宣冲以「星光」为参考,定位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外的事物时,会有几十米到上百米的误差。(恒星在天上的位置和时间相关;钟表时间不对,星光和地面定位就不对)
现在宣冲这个挂,只要测量的足够精确,能做到「八百里开外,一枪爆了狗头」。
为了让力矩在数公里外都保持「小鸡啄米」一样的精确,宣冲拿着几何通本在学习。
一开始是在一些图像上,不厌其烦的做一条条辅助线。
最终宣冲发现:辅助线测量的数据有规律;于是乎自然而然的,开始尽可能用微积分,进行逼近。
几何图画的多了,宣冲猛然之间开窍了。
…筑基入道…
某位大佬曾经说过「人再蠢,不会学不会微积分吧?」
刚刚听到这句话时,宣冲羞惭不已;然而现在平心而论,这句话是半对半错。
对,是因为「微积分」这个内容,不是四十五分钟一个周期课程能够理解的。
从割圆术开始,宣冲一开始傻傻画几十条,几百条辅助线,并且测量每一个辅助线的距离。
结果画着画着,感觉到辅助线数学规律可以总结,于是乎半个月后才意识到,自己不用画那麽多辅助线。自己是可以用微积分来算!
而在第一天翻阅微积分时,宣冲是足足花费了七个小时后才上道!把「无穷逼近」和自己傻不拉几画大量辅助线测量数值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原本需要一个个测量的「线条」标尺,现在可以直接计算出来了。
宣冲:这相当于直接用脑力代替了体力画几千条,几万条辅助线了。
宣冲在「顿悟」后,兴奋地重新整理公式,然后输入时间刻度后,再一次观测星空时,其观测结果和运算结果一致后,嘴角露出了笑容!
这是解题成功的笑容!从过去浑浑噩噩目睹现象,到现在精确认知,所有现象如同齿轮咬合精密组合,这就是顿悟的感觉!
如果用修仙来描述的话,宣冲从做线条辅助测量,到最终找到辅助线!属于百日筑基的过程。
…修真…
「筑基」这个词汇来自于宣冲青少年时看的修仙小说,对其印象是一朝筑基,超然脱俗。多少凡人流小说中,筑基是相当困难,主角需要千辛万苦才能够到门槛。
然而成年之后,宣冲得到了两句新的话:「人被逼急了,什麽都能做出来,除了数学!」「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上辈子,宣冲从来没有把「数学」和「筑基」联系到在一起;直到现在这场「考试」。穿越后,当超能体系和数学有着脱不开干系的联系后;这场学数学的「筑基」为什麽难?——方法有问题。
宣冲:「正如同后世做文件,编程,不能随随便便未保存关机一样。」
而大部分学生在学数学的时候,其中「未保存,就关机」的操作太多了。而前世上完高数后,就要上别的课,等到回到高数课堂时候,脑子就不适应了。甚至大部分普通人对数学不感兴趣,日常的吃饭睡觉,放松,都会「未保存,就关机」。
所以前世,自己在高数上始终无法入道,故是一个废渣。
宣冲冥冥中揣测,华罗x这位巨头在杂货铺入道的环境。这位大能,有着大段时间,对数学问题从数数测量的基础开始,展开连贯思考。——宣冲所经历的教育中,之所以难以出现这个级别的数学大能原因,有可能就是东方课程「段落化」分割。
同理,入道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在精力最充足的少年时期,摒弃浮躁。
同样以两位巨头为例,高斯小时候是木讷;陈景x,据说少年时期被富家弟子戏弄,是内向。这两位都是在大脑对思维逻辑推理感兴趣的时候,自动和外界断开了;自我兴趣钻入了数学这个「脑力消耗最大」的逻辑体系。
这也就是西方近现代教育没法出现这样的大能的原因;低等平民公共教育中是不允许这样「物我两忘」,至于高等贵族教育中,这样的木讷也是不适合其上层社交需求。
话说上一节课历史课,宣冲作为「武飞」要时刻关注手下人有没有造反倾向,算计每个人的心态,时刻警惕周围人际关系——也是没机会入道的。
大爻位面,宣冲若是真的执意修仙。系统安排任务时,怎麽着也得让宣冲体会一下入道的艰难,刷个几千,几万道题目。
当然,那是跳出教学大纲计划,在历史课上强行插入另一个课程教学,对于维校老师来说是一个「教学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