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入道!(2 / 2)
宣冲现在面临的是维校安排的标准数学课,用设计好的「系统工具」,处于恰到好处的人际环境。
并且宣冲自个儿,主动朝着这条道上钻,在「修真」的心性上毫无疑问是上乘!
…仙凡差距…
数学这一途中,入道前和入道后之间认知差别,就宛如修仙世界仙人和普通人的差别一样。
例如在某天,宣冲闲来无事走钱塘海滩南岸,抵达公园;百米外一对对情侣在夜幕降临下说情话,感慨海天一色的时候;宣冲则是仰望太阴,观天修真。
宣冲碎碎念:目前月地距离374634.9千米。根据时刻表,现在是农历七月十二,八时五十七分。海面上波涛现在是每隔三秒一次,潮水将在四个小时后赶来,灌入钱塘口,捞鱼的人会造成路口堵塞。
由于该条道路是自己每隔三天轮岗时必然通行的道路,自己通行的效率会受影响;为了节省时间,应该避开高峰期,进而调节睡眠生物钟,每日早睡;这样能够在一天中节省半个小时,一周累计能攒下三个半小时的馀量。
观察,计算,预测,宣冲对于世界的认知变了。
以至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宣冲突然觉得过去某些习惯并不是最优方案,一拍脑门,咒骂道:「我笨啊!」
宣冲在入道后感觉到自己更加渺小了了,天地间还有很多复杂关联,自己是睹而不明。
…人在算稿不知岁月,外界则光阴如梭…
龙组返回北都。由于没有把「觉醒者」带回北方太庙,龙祖第四小组的队长刘玲不得不亲自对着宫中汇报足足二十分钟。
最终,燕都天坛下方,龙组办事所,下达了正式公文,新一轮招收名单中暂时将刘浩行的名字划去。
就在燕都公文下达后,建邺迅速补发一份公文。
同步,宣冲接收到海军上司给自己的批假条。宣冲看到这份批假条,以及建邺方面通知函的落款是「麟组」,不禁泛起联想。
「龙组丶麟组,怕不是还有凤组?」宣冲吐槽道。
当买票坐上了钱塘站的小火轮后,宣冲沿着运河水网朝着建邺而去。小火轮水车桨叶转动时候,将不知道哪儿的草鱼给拍翻晕在了河面上,露出了花白的肚皮。
而自己刚刚上路,提着包上了经济客舱;刚刚坐下,一位穿着得体的御姐负责人走过来,亮出了证件,表示已经准备好头等舱。
这不明不白的头等舱,宣冲第一时间想要拒绝,理由很简单:如果提前有安排,为什麽不通知我?偏偏要等我买了票后才安排。
负责人解释道:你来建邺时,可以订的票有四个班次;我们每一个班次都安排了一组人员——如果直接安排固定班次,对我们来说更省用度;但这麽安排有安全隐患。
宣冲顿时秒懂,这就是说「麟组」这个部门,认为自己北上过程中有风险。刚刚上小火轮的时候,宣冲就发觉,有扒船的轻功人士脚一滑的,突然「意外」落水了。想来就是麟组帮自己掸去了这「灰尘」
所以这帮人不被动安排,而是让自己来选,增添一定随机性,确保北上过程中的安全。
…祀。巫…
在小火轮上,这位御姐做了自我介绍,她名字叫做刘源玲;她带着资料对宣冲讲述了「龙力」,以及神州内「龙组,麟组」等部门的起源。
自上古唐尧时期开始,帝王是和龙力相匹配;但是到周朝分封后,龙力其实是散落在天下的。
用现代理学来解释,则是星球意志的赐予是给予整体;人类社会一直作为一个整体,在地表承接这种赐予,人类社会中某些人就受命于天地。
龙力并不完全是刘家人的专属;在现汉内的秦,周,商这些王朝的后人,目前也仍然能够觉醒龙种。只不过出现频率,没有现汉册封在外的藩王高。例如东图这样的藩属国,几乎是每一代都有,而大姓在地方上世代居住,他们觉醒龙种的频率则是每隔数代人,十代人。
但饶是如此,百姓基数大,觉醒的「龙力者」总是绵绵不绝。
贞汉是马背得天下,从北方入主中原,为了缓和与中原大姓们的关系,不管乡间祭祀。
但龙种力量存在于乡野,贞汉随后又感觉到了威胁。
贞汉朝廷曾经对这些非刘氏的「异人」进行追杀,这一来算是挑动黄河天下反了,这使得贞汉后半部分,国势一直是动荡的。
而到了现汉时代,刘氏是和百姓们共盟,允许各大姓祭祀;但是对「因祀而同神」的觉醒者进行收编,因此,有了龙,凤,玄武,白虎各组。
刘源玲颇为肃穆:「近年来欧罗巴兴起「个人」潮流,他们一直在淡化「皇天后土」(星球意志)和族群的关联,宣称「异力」是神祇对个人的认可。这些蛮夷们,掩盖了这股「贯天地之力」的本质!」
刘源玲一字一顿的提醒道:「百姓之心与乾坤相映,所以天赐之;我等因为父辈有功,所以今日承德。若是脱离百姓,失德于社稷,那麽我等后人无所承。」
宣冲不禁凛然,知晓她是在告诫自己「一切都不是白来的」。
现在自己觉醒的力量,其实是祖有功,宗有德。
欧罗巴现在兴起的个人主义,其实是这几百年来商人夺权的结果;他们投机牟利占据了议会主导权,其教廷都被巨商渗透。
商人治国,重视消费。也就是泰西理论体系下的统治者们,希望国中各家把囤积起来的钱财都拿出来到市场买东西。恨不得所有的恒产者都是败家子。
泰西那边将承接「异力」吹捧为「圣子」,将他们的觉醒和本地族群的因果割裂开来。让这些觉醒者尽可能的独行,归于教廷麾下,消费自己的「超能」来进行所谓救赎。
…现汉:超能相关于社稷,来源于祖巫…
刘源玲介绍现在现汉内局势,此时凤组数量最多,有二百多人;龙组是四十五人其中刘氏三十七人。
虎组的人数最少,只有三十八人,但是组长的龙力等级是「天级」为当代魁首。
玄武一共八十七人,在太行山到昆仑一线,不断钻基地。
宣冲不禁用追问的目光:「麟组呢?」
刘源玲:「麒麟本来也是龙组一脉的,现在分离开来,人员规模是龙组的一半。」
宣冲:「分离出来的?咋回事?」
这位御姐笑而不语,但在宣冲追问下,只是说这是「一百七十年前的旧事」。
宣冲不禁联想,一百七十年前,出现工业革命萌芽,南方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产业制造的雏形。南方系经济崛起导致政治上权力争夺。进而在宗庙祭祀上也出现了话语权的争斗。
接下来到了用餐时间了,刘源玲询问宣冲到底吃什麽?
宣冲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说实话,在杭府自己没吃到什麽好菜,清淡的很,不符合自己口味。
在面前这个大姐姐请客时,宣冲毫不犹豫的点菜:「鸭血粉丝,咸水鸭。」
刘源玲微微一愣:「这些,是力夫们吃的。」
宣冲看了一眼菜单上那些自己叫不出名字的菜肴,略微尴尬道:「我是穷养,北边那儿都是炖菜,上不得台面,所以不清楚。」
当刘源玲要选时,宣冲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来选择的,因为自己观察到了邮船上厨房中,已经标准化这些「力夫」的菜肴了。
几分钟后,宣冲大口嗦粉丝,且尽量把汤底捞的乾净。随后一碗剩汤,从窗外撒入了的江湖中,随着一个漩涡,残留的些许菜叶子就被卷入水中看不见了。
…过江…
小火轮的烟囱冒着黑烟,而沿岸边的城市,那些高楼上是点点灯火,倒映在海面上,如同海水中萤火虫。远比不上后世满是高楼大厦霓虹灯。
眼下城市的灯光谈不上光污染,二等亮星,高挂在天空清晰可见。而那些城市角落中的昏暗中,各家的煤油灯将亮到晚上九点后相继熄灭。
一路行船,宣冲对南方两岸的感觉是,这里要比自己老家繁荣数十倍。自己真的是土生土长的东图银。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