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有这类的故事。但正史对皇后的儿子描述得很隐晦,好像、好像强调了他的‘妖异性’,而没有强调他的‘正统性’。”

坐在第三排的学神:“关于成宗的正统问题,我想应该不是问题。武宗即位后不久就完全控制了京都和宗室,正安十年出生的成宗,肯定是武宗的儿子,否则武宗不会这么快就册封太子。至于《实录》的褒贬,我个人觉得武宗一朝的实录有点太‘谨慎’了,史臣根本不敢下笔。”

王教授笑眯眯的,“好的,我知道了。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史为尊者隐。我请大家注意这段话里的‘既奇且喜’四个字,武宗的庙号之所以是‘武’,上节课说过了,不是因为他只有武功,没有文治,而是成宗朝的一帮老臣啊、他们认为武皇帝在文治或者说儒家道德方面有一点缺陷,但这个问题,他们没一个人敢说——无论是日记、文集还是经史著作,都不提。

“有趣的就在这里。我们现在看到的《实录》是经过成宗、英宗等朝的史臣多次修改的定稿,什么叫‘既奇且喜’呢?武皇帝好像根本没有想过他会有个亲生儿子,是不是?”

学霸:“或许是太高兴了?”

王教授:“哦?怎么说?”

学霸:“赵皇后身体不好,鲜少出席宫宴或祭祀典礼,这次生产……母子平安?而且武皇帝当时都快三十岁了,作为古人,他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孩子来得太迟。”

学神旁边的学生刚睡醒:“我看论坛上说成宗是武宗和赵将军生的。”

一阵诡异的沉默,突然满堂笑声。

随即是什么“磕学家”、“他们是真的”、“好耶”、“男人不能生孩子男妈妈guna”、“就要男妈妈”云云。

王教授虽然年纪大,也网上冲浪紧跟时事,咳嗽两声,“安静安静。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意思。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大将军赵欃枪与成宗的关系问题。好,我们先说这个。”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有人在用手机继续聊天,好像是一个需要邀请码的学术论坛。

王教授拿方格子棉帕擦了擦汗,说:

“现在大家还能看见武皇帝润、成宗诩、大将军赵欃枪的画像,当然,皇帝的画像,尤其是织以金丝的画像——称为御容。当时负责为皇帝作画的画师是刘仁,刘氏世代担任宫廷画师,他充分地吸收了欧洲中世纪的画技,画得相当传神。

“对,武皇帝长得很好看,用我老家的话说——很俊啊。哈哈,他的生母姚氏,是文宗一生最宠爱的女人,从流传下来的册封皇贵妃时的画像看,应该是很漂亮的。成宗的五官嘛,当然像武宗,但是……欸,真的哦,成宗和赵欃枪也很像,个子特别高。

“所以呢,网上确实有人说成宗是、是这个大将军和皇帝的私生子。大家不要笑,这里就包含了另一个问题,赵欃枪是赵皇后父亲的义子,为什么成宗会像他呢?赵皇后久病,传世画像只留下一幅,而且是正安三年随武皇帝祭祀天坛时画的,披霞帔,戴金冠,手持纺锤,看不出长相。”

学生:“一切都是历史的巧合呗。长得像的叶子一抓一大把。”

学神:“……”

王教授:“这位同学思维很活泼哦。说回成宗和赵欃枪的关系,成宗两岁就是太子,加上武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精心栽培他,他可以说是皇宫里活得最不需要看人脸色的人,对吧?但很多文献,包括成宗自己写的诗文,都说他小时候见到赵欃枪就害怕,‘心生敬惧’,尤其有一回惹怒武皇帝,被赵将军按在腿上揍了一顿——牙齿磕到凳子,把门牙磕掉了——小孩子换牙嘛。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皇帝,在亲政多年后仍旧很坦然地说他小时候被大将军揍过好多次。武宗成宗父子两朝,亦是金匮赵氏——或者说临沂赵氏最辉煌的时刻。这很不容易啊。要知道,穷三代富三代,赵氏从开国名将赵起俞算起,已经掌控兵权整整六代人了,皇帝还是信任他家。足以见武宗的胸怀和用人。”

坐在后排的学生:“老师,武宗重用赵欃枪,除了赵欃枪的军功,是不是和他是赵皇后的家人有关?赵皇后十四岁入宫,到生下成宗,将近十年,武宗的后宫一直只有她一个。”

另一个学生:“是啊,如果皇后一直没有孩子,武宗怎么办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