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226.坏了,被他们包围了(三更万字到!)(1 / 2)
第230章 226.坏了,被他们包围了(三更万字到!)
刘德准备去的军器监,和史不得任职的都水监一样,都是大乾朝廷九寺五监之一。
所谓五监,即国子监丶军器监丶匠作监丶少府监和都水监,那里也是徐永生颇为感兴趣的地方,主要负责的便是督造大乾朝廷各种制式正规军械。
学宫武夫三学当中,器学培养毕业的学生,主要便是流入军器监和匠作监,尤其是前者。
武夫三学从传授的武学方面来看,就有很强烈的专科意味。
尉学主要面向禁军镇魔卫和大理寺丶刑部以及各州丶各县衙门。
器学主要面向军器监和匠作监牧学培养毕业的学生,则主要流向九寺之一的太仆寺,亦或者直接流入军中,专门为朝廷驯养各种灵兽。
曾经就在芳华楼中同徐永生起过冲突,但早已对他心服口服的袁通,毕业后已经入了东都这边的太仆寺,近来一直在西苑那边忙乎,驯养管理各种异兽。
宁山在学宫放假期间,就那只白隼的事情,便经常前往西苑请教袁通。
「军器监是个好地方。」徐永生言道:「不过那个地方严进严出,将来想要离开,可能还需要费一番周折,随时可能忙的一段时间不着家,你对此需有个准备。」
刘德连连点头:「二哥说的是,我之前也有些犹豫,好在弟弟妹妹也都长大一些,我娘亲可以省心不少,家中现在也有些积蓄了,我便是长时间不在,他们也能维持。」
徐永生:「这再好不过。」
诚如刘德所言,他此番准备得非常充分,很顺利便突破当前境界,臻至武夫七品,令自身三骨堂增加到三层。
而盛景十五年的这次东都学宫入学试,也顺利完成。
许书明丶燕德丶王阐丶黄选丶程稳丶蒋和再加上刘深,七学博士随司业韩帼英一起主持这次的入学试。
徐永生等学宫讲师从旁辅助。
对于他和王阐所在的四门学来说,今年最出挑的新生,无疑是去年春社日那次「提前批」入品典仪上就引得所有人侧目的小萝下头,尹兰舟。
直到如今参加正式入学试,他甚至都还没有满十三周岁。
这方世界的武道修行,一般而言,不会开始的太早。
一方面是考虑肉身气血基础,一方面也是考虑人的思维和定性。
因此就算是皇朝宗室贵胃和各大名门世家子弟,也都在十五岁上下开始启蒙。
少年神童不是没有,但相对稀少,亦不鼓励。
尹兰舟当时入学时也有些争议,但一来他少年老成,二来东都学宫要跟帝京学宫抢人,于是最终罗毅亲自拍板将他收下。
而尹兰舟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早熟,约莫一年前他参加「提前批」儒家入品典仪,成功臻至九品境界。
一年后的如今,眼看着他都有希望去冲击八品境界了。
「一事不烦二主,这些好苗子,我就都交给你了。」
现任四门学博士王阐坐在自己的公房里,当着那神童尹兰舟的面,对一旁徐永生笑道:「你们天才和天才之间,相处起来更融洽。」
徐永生:「博士你同样是天才。」
王阐:「我不能只盯着几个人。」
徐永生颌首:「我亦是相同看法。」
王阐:「可谁让眼下我是你上司呢?」
徐永生起身:「言之有理。」
他带着尹兰舟一同向王阐告辞。
从博士厅的公房出来,徐永生在前,尹兰舟在后。
少年看似老老实实跟在徐永生身后,但一直偷摸着拿眼观察前方的徐助教,徐永生没有回头,也能觉察到身后少年的目光。
他若无其事,只是随口问道:「你九品期间三才阁温养积累,选择了「仁』丶『义」丶「智」?」
尹兰舟连忙收回视线:「是的,先生。」
徐永生:「第一层五常之仁的相关历练,施粥济困,完成下来感觉如何?」
尹兰舟老老实实答道:「不算难,但令学生印象深刻。」
他年纪小,且是孤儿,身无长物,自然不是从始至终都单凭自己完成第一层「仁」相关的历练,独自施粥济困三十天。
连置办粥棚的钱财,都是东都学宫代付。
按照过往约定俗成的规矩,还在学宫外院的学生,哪怕已经参加「提前批」入品典仪,也借不到学宫的光,要等正式入学之后,一些相应历练学宫才会通过官方渠道帮忙协调。
只是在这方面,韩帼英比罗毅更好说话。
而尹兰舟这个天才儿童的情形又实在特殊,于是东都学宫上下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学宫学录丶学正等官吏的帮助下,尹兰舟支起了自己施粥的小棚子。
他年纪小,放在外界眼里,还以为是哪家富户少爷,因为家中长辈想要为子孙积德,这才打着孩子的名义来施粥。
对尹兰舟而言,放在进学宫外院之前,他多半是跑人家粥棚里受救济的一份子。
前后差别,令他想要印象不深刻都难。
「听说你恳请学宫里其他师长,施粥济困的时间多延迟几日?」徐永生问道。
似尹兰舟的过往经历,对接受救济的人很容易感同身受。
但反过来也容易步入另一面:
因为自身有天赋,所以才改变了命运。
那麽反之,没有天赋的人,就肯定无法改变命运我们彼此之间,是全然不同世界的人。
甚至,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人做些什麽,也理所应当。
因为大家本质上不同,而他们命该如此。
徐永生不确定尹兰舟未来思维会否发生变化,截止当前,这个天才少年的思维更偏向于自已淋过雨,有伞之后,不介意帮别人少淋点雨。
听到徐永生的问题,尹兰舟轻轻点头,然后说道:「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不过老师们说,接下来会有其他人也施粥,完成相应的历练,学生平白延长,会耽搁人家,那既然还有其他同学继续千下去,学生自然就不坚持了。」
「那麽第一层『义」的相关历练呢?」徐永生一边走一边问道。
面相老成的尹兰舟忽然嘿嘿一笑:「学生年纪小,童言无忌,当面直斥其非,人家只呵斥一句,叫学生滚蛋就完事了。」
果然,少年老成的外表下,其实也不是啥老实孩子。
「有关『智」的历练呢?」徐永生对此不置可否,并没有批评尹兰舟,只是继续问道。
原本还有些懦懦但还是老实作答的少年见状,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于是也继续老实答道:
「这个特别难,学生磨了好久才终于通过。」
徐永生微微颔首:「你年纪虽小,但自小到大阅历不少,说不定还多过一些成年人。
师长们的教导只是一方面,我辈读书人,每日三省吾身,时刻自省很重要。
修行中的相关历练,可以是走过场,也可以是真正的磨练,自己在那一刻心里的真实感受,不妨多回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