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226.坏了,被他们包围了(三更万字到!)(2 / 2)

加入书签

尹兰舟闻言,连忙正色答道:「学生谨遵先生教导。」

尹兰舟眼下是孤儿不假,但看他名字便大概能猜出他不是寻常田舍农家子弟出身。

家庭变故之下,可能才落到现在处境。

他少年老成,为人早熟,但未必是真正的成熟,接下来几年时间仍然是重要的人生塑形阶段,因此徐永生多说几句。

看得出,他说话,尹兰舟听得进去。

这比徐永生此前预料中的情形还要更好。

让他猜测,可能是他当初主持「提前批」入品仪式的时候,有个邓氏子弟作弊,以至于引发严重后果,令当时在场的尹兰舟等少年人印象深刻。

连带着,他们也就对当时主持仪式的徐永生印象深刻。

徐老师猜对了一半。

他当时镇定自若平息事态并淳淳教诲,确实给尹兰舟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那之后,去年秋天的时候,先于徐永生从岭南返回的宁山丶奚骥丶沈觅觅等人,作为正院老生代表曾被院中师长安排,返回外院给新生们做榜样,讲述他们来去路上和在岭南期间的经历,为新生们增长见闻。

结果以奚骥为主力,宁山丶沈觅觅为辅助,三人当着尹兰舟等新生的面着实是把徐老师一阵好吹。

可怜小尹再神童,当前仍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终究是被几个学长丶学姐给吹晕了。

于是,徐老师在他心目中本就深刻的形象,彻底高大伟岸起来。

只是,这个时候他少年老成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当着徐永生的面儿,并没有表现得太激动。

哪怕先前听王阐嘱咐徐永生重点关照他的时候,他其实在心里喊万岁。

「既然已经准备妥当,接下来静静心,准备参加晋升八品的典仪。」徐永生的声音顿时让尹兰舟回过神来,连忙应诺。

少年想了想,欲言又止。

徐永生没有回头看他,但却似乎已经目睹他的表情,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有什麽话,直言即可。」

尹兰舟于是问道:「先生,我听说关于第一层『信」的相关历练,是需要为他人守密整整一年?」

徐永生颌首:「确有其事。」

尹兰舟又问道:「修持第二层「仁」的话,加速其他方面的修炼速度,差距会很大麽?」

徐永生当即明白对方想问什麽:「节约的时间,比不上第二层「仁』和第一层「仁』之间所花时间的差距。

八品境界时候先修持第一方『信』之印章然后守密一年期间修炼第二枚「仁』之玉璧更节约时间,还是先修炼第二枚『仁』之玉壁然后再修炼第一方『信」之印章节约时间,视人的资质和天赋不同,其实结果是有分别的。

以你之前的进步速度来推断,站在整个八品修炼阶段来看,先修持第一方「信」之印章更省时间。」

尹兰舟闻言,当即再没有任何犹疑:「多谢先生解惑,学生如能晋升八品境界,接下来预备先修炼第一层『信』,然后第二层『仁』,接着是第一层『礼」。」

徐永生微微一笑:「无妨,相关事主要看你自己的想法。」

人各有志。

奚骥童年更不顺,人也更倔。

哪怕明知道先仁后义,更有利于节约时间,他也我行我素,修炼起来始终是先义后仁。

明知道相关历练要守信一年,第一方「信」之印章放八品最后一阁才修炼,也是没谁了。

如此一来,自然延长了他停留在八品的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有些混不吝的性格,他在其他时候才无所畏惧,能人所不能。

其人天资也确实不同凡响。

晋升七品,定下自身规划后,到如今,短短四五个月时间,他藉助自己交易来的缩反金和学宫奖励的襄德玉,已经成功修成第三把「义」之古剑,并且马上修成第三枚「仁」之玉璧。

学宫方面已经开始通过官方渠道帮他联系准备为过百童生授课一年的历练。

与之相比,尹兰舟就非常理性了。

他不仅毫不犹豫选择先修持第一方「信」之印章,尽早展开守密一年的相关历练,并且还选择第一层「礼」作为自己在第一层「信」和第二层「仁」之后积累温养的儒家五相五常。

第一层五常修炼所需时间,明显短于第二层五常的修炼。

尹兰舟的选择,是尽快完成八品境界第二层三才阁的积累,争取早日通向七品境界。

徐永生对此不做优劣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他作为老师,点拨之后认真授课便好。

同时,也不忘坚持自身修行。

眼看着冬去春来,江河破冰,凌汛到来。

这是符合林成煊那门四品升三品民间儒家典仪的天时。

但对徐永生来说自身积累尚未完成,因此心境不为所动,只是静静感悟天地自然四时交替的奥妙。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常杰忽然给他传讯。

而且传讯内容,还是求教徐永生五品升四品的民间儒家典仪。

乍看传信,徐永生还以为对方被劫持了,这是敌人使诈。

但他很快猜测,可能是常杰所在那个神秘组织中的某个成员,有此交易需求。

事后证明,果然如此,常杰同样用心隐瞒典仪来源,以免旁人藉此疑心徐永生的境界实力。

他亦知晓,徐永生当前在东都,仍然以五品境界示人。

徐永生并不过问对方给常杰开出什麽价码,很乾脆地将这门儒家典仪交给常杰。

他更多是好奇常杰那个神秘组织里其他人都身份,但当下自然不多打听。

但身处东都学宫,一日早晨前去上课,忽聋听到一个消息,叫徐永生更加意外。

与他关系不喉的国子学助教曹朗,忽聋请大假了。

学宫内外,大家都议论纷纷。

甚至,连曹氏一族的人都来打听。

鉴于对方早先私下里六品晋升五品境界的先例,当前情形,叫大家心中禁不住生出一些猜想。

但随之而来有问题。

五品晋升四品的典仪,怎麽办?

相较于这个问题,徐永生难得有些挠头。

对照先前常杰那边的动向,时间上的巧合令徐永生很难不怀疑,这两人是不是凑到一个窝里去了。

如果再加上奚骥·

不知道这所谓神秘组织有多少成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