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欺君(1 / 2)

加入书签

第250章 欺君

宣室殿。

殿门紧闭,大殿四角四个大白玉铜盆的银炭从里往外冒着青色的火苗。

为了透气,窗户还开着,寒风袭来,张汤还挺得住,但公孙弘毕竟老了,尽管身上的衣被加得厚厚的,寒冷还是侵过肌肤,让他觉得骨头阵阵发疼。

「留一扇窗户,其他的关了。」刘据吩咐绛伯道。

「是。」绛伯走过去关了几扇窗户。

立刻便没有那麽冷了,两个人站着,公孙弘眼前混沌,张汤打一入殿就发现属于丞相的那个绣墩没有了,自己那个绣墩倒是在。

就在张汤扶着公孙弘走到文武之首位置时,绛伯端着一个约一尺半丶一尺见方丶上面镂空着花纹的绣墩摆在了公孙弘的身后。

公孙弘丶张汤正欲行礼,便听刘据温和地说道:「免礼,坐吧。」

「谢上君。」公孙弘丶张汤答着,先后坐了下来。

屁股一挨着那绣墩,公孙弘立时便有了反应,那墩里生了火盆,滚滚烫烫。

公孙弘注意到张汤毫无反应,便知道只有自己坐的是热凳,而张汤坐的还是冷凳。

公孙弘慢慢站起,恭声道:「上君如此恩宠,臣实难消受。」

张汤一愣,下意识地望向那个绣墩,只见凳子空格里面显出红红的炭。

「受得的,老相国,坐下吧。」刘据笑道。

公孙弘站在那里,不肯就坐。

「绛伯,代寡人扶老相国坐。」

听到上命,绛伯把绣墩又往公孙弘的位置挪了挪,轻声劝说道:「老相国,人长不以筋骨为能,冬寒,这是上君特意让御坊制的火凳,莫辜负上意。」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公孙弘动容不已,却也再难辞让,艰难地挨着那个绣墩的边沿坐下了。

「从今日起,老相国入朝丶觐见,不必趋礼,赞拜不名。」刘据又说道。

公孙弘再次站了起来,连张汤也跟着站了起来。

大汉丞相,礼绝百僚。

是向下。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是向上。

根据朝仪,朝臣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朝臣在觐见君主时,须由赞礼官宣名以示礼制。

此乃君臣之道。

大汉立国八十馀载,仅高皇帝时期首任丞相萧何得「剑履上朝,入朝不趋」的特殊礼制,较之首相,少了「剑履上朝」,多了「赞拜不名」。

可这显然是上君考虑到公孙弘年迈,佩剑累身,才做出的更加便宜改变。

公孙弘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德薄才疏,怎能受上君如此过礼的殊遇,臣万万不敢当,请上君收回。」

刘据没有再叫绛伯,而是走下御阶,来到公孙弘身边,亲自扶起了他,坐回绣墩上,温语道:「没有老相国,寡人无以至今日,寡人盼望相国再寿十年丶二十年,甚至与彭祖比寿,只是相国一生心力所瘁,成将行世,寡人无可奈何,愿相国多加保重,不为繁礼折寿。」

从很早以前,刘据就派出太医住入丞相府为公孙弘保健身体,身体状况报入宫中,一日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