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潞州改制,冗官徵兆(2 / 2)

加入书签

凭藉着手中圣旨,李继勋顺利的从赵德秀手中接过了控鹤军的指挥权。

完成交接后,失去皇命加持的李继勋,连对着赵德秀行了一礼道:

「太原王,陛下正在高平城外等你,请速速南下。」

太原郡王,位在众臣上。

哪怕李继勋已身为一方节帅,寻常面对赵德秀时也得行礼。

听到李继勋的话后,赵德秀体会到了赵匡胤的急切之心。

没有过多拖延,赵德秀带着擅州亲军及一众属官驾,当日就驾马朝着高平城奔去。

来啦来啦!

大宋建隆元年七月初,赵德秀领着众人来到了高平城外。

当一支举着王旗的队伍,出现在宋军大营外时,很快就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或为公卿,或为禁军将领,很多人隐在旁处观察着赵德秀。

大军四月下旬出征,及至今日,时间还未三个月。

然在这麽短的时间内,赵德秀从一小有德名的太原郡侯,却摇身一变为名震数州的太原郡王。

这一番影响力的巨大提升,实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然惊讶归惊讶,大多数人看向赵德秀的目光中,是饱含赞赏的。

在营外跳下马后,早就等候在营外的王继恩就迎上前来。

赵德秀封王,王继恩绝对是众臣中那最高兴的几人之一。

一迎上赵德秀,王继恩就开口说道:「陛下知太原王今日会到,早早就让某守在营外。

陛下近日,正在为路州改制一事烦忧。」

在微微提及自身的辛劳后,王继恩就开始发挥出他的作用。

听到王继恩的提点后,赵德秀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与王继恩的关系亦变得不一般起来。

两人关系,因救命之恩而有所牵绊。

而随着赵德秀地位的水涨船高,借着往日的那一层救命之恩,权力欲极强的王继恩,政治立场就愈发朝着赵德秀靠拢。

因两人一人身处内廷,一人身处外朝,很多事无法明说,然都心照不宣就好。

在赵德秀思索的时候,王继恩又接着说道:

「前几日陛下念某侍奉周到,特赐某认祖归宗,某现已改名回王继恩。」

这本是王继恩的一个简单告知。

不曾想这句话落入赵德秀耳中后,却让他心中掀起了巨浪。

原来你就是王继恩!

身为赵光义后期在宫内的头号政治盟友,赵德秀自是知道这一名字的。

在宫内的早期时候,赵德秀亦暗中探查过王继恩的存在。

然赵德秀一无所获。

原本赵德秀还认为,那时是他在宫内的势力不够,才无法探查到王继恩。

没想到的是,张德钧就是王继恩。

好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管心中思绪如何,表面上赵德秀都表现出一副为王继恩欣喜的模样。

「王继恩此名,大善。」

哪怕身为阉人,能够认祖归宗对王继恩来说,亦是一件大喜事。

王继恩并未听出赵德秀的意有所指,他只以为赵德秀是真心为他高兴。

一路上,王继恩又悄然间向赵德秀透露出不少宫内隐秘。

身为赵匡胤愈发器重的内侍,王继恩在宫内的势力,正暗中迅速发展着。

「有人近来在宫内,四处散布流言,言殿前诸班直指挥使张琼有贪污行为。」

听到这一则消息后,赵德秀重视了起来。

这段时日,想来他的叔父在开封城,亦一直没闲着。

想着想着,赵德秀已来到了御帐外。

在将赵德秀带到御帐外后,王继恩就止住了脚步。

「陛下就在帐内等着太原王。」

身为内侍,这一刻却不敢入帐,想来是赵匡胤事先有令,只要见他一人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赵德秀没有犹豫的直接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明媚的阳光透过御帐窗户,尽情的洒在帐内,让赵德秀一入内就清晰见到了正伏案批阅奏本的赵匡胤。

「儿臣,拜见父皇。」

这一声儿臣,将赵匡胤的目光将繁重的政务中给吸引了出来。

当将目光放在好大儿身上后,赵匡胤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你最近长高了一些,人也黑了一些。」

赵德秀本以为初见赵匡胤时,赵匡胤会先问他许多关于政务或军务上的事。

没想到,赵匡胤的第一句话会是这。

「走近些,到朕身边来。」

赵匡胤用手指了指对面早准备好的一个席位。

在赵匡胤的示意下,赵德秀趋步上前,来到赵匡胤的身前坐下。

待赵德秀坐下后,赵匡胤望着他,口中不由笑道:

「黑了些好,更像朕了。」

「这一战,你打出了大宋的气象,朕很高兴。」

说完后,赵匡胤伸手重重地拍了拍赵德秀的肩膀。

「然日后再出征,居中筹谋就好,切忌再亲自冲锋。」

在见到赵德秀前,赵匡胤曾暗自想过,他要对赵德秀说些什麽。

想了很多话,可在见到赵德秀的那一刻,千言万语大多化为关怀。

在赵匡胤看来,路州一战中赵德秀数次的身先士卒,的确是必须之举。

因那时赵德秀无军功在身,唯有身先士卒才能激励士气,有效的指挥军队。

可在路州一战后,赵德秀已建立起在军中的威望,日后身先士卒一事最好尽量避免。

对于赵匡胤的提醒,赵德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儿臣知晓。」

瞩咐完赵德秀后,赵匡胤接着取出一封奏本交至赵德秀手中。

「看看,说说你的看法。」

看着奏本上的署名,赵德秀有些意外。

这封奏本,是枢密副使赵普所呈。

而枢密副使直呈天听的奏本,无一不是事关国家战略一事,岂是寻常人臣能看的。

除非..

察觉到赵匡胤鼓励的目光后,赵德秀没有扭捏,直接展开奏本看了起来。

奏本中的内容很多,皆是赵普关于路州改制一事的看法。

在奏本内容中,赵德秀看到了许多宋代始设或发扬光大的官职名。

「知州,通判,员外郎中,添差知县等...」

密密麻麻的官职名,看的赵德秀一时有些神晕目眩。

来了!

为彻底解决地方割据的问题,宋代的官政策带着似乎不可阻挡的大势,朝着赵德秀袭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