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作茧】(2 / 2)
他便是四姓之一王氏家主王世林。
坐在他对面的郑氏家主郑博彦亦笑道:「维森兄放心,薛同知断然不会在你面前恣意妄为,这位年轻贵人精明着呢。」
「精明?老夫看着也有限得很。」王世林冷哼道:「他若真精明,就不该狂妄自大地接招,明明一个拖字诀就能暂时搁置那些难题,他却非要提上日程,如今没有一年半载休想抽身。」
「这难道不是好事麽?」
郑博彦摩挲着手中的杯盏,徐徐道:「过个一年半载,薛同知身上的锐气想必已经磨平,不会再想着为难我等。」
在座白氏家主白修和葛氏家主葛怀城皆颔首称是。
这四人加上端坐主位的刘傅,便是扬州本地豪族之翘楚,除了几年前与刘家决裂的乔家丶自成一派稳步拓展的沈家,余者难望这五家项背。
王世林看向沉默的刘傅,恭谨地问道:「子承兄,你觉得薛同知有没有可能是故意装傻,从而以此来迷惑我等?」
「这不重要。」
刘傅轻描淡写一言带过,逐一看向四人说道:「今日请诸位来此,与那位新任同知无关,而是有件要事相告。」
白修连忙问道:「何事如此要紧?」
刘傅稍稍沉默,然后轻声道:「京城那边来信了。」
此言一出,众人不由得皱起眉头。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在场五人皆腰缠万贯之辈,但他们深知这泼天富贵非凭本事,实赖朝中勾连丶漕盐私谋而来。
这世上没有平白得来的好处,他们靠着漕运河工和盐政大发横财,自然需要定期上供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旁人取代。
葛怀城迟疑道:「去岁国库困窘,京中索银百万。仅仅半载,竟又伸手……此番数额几何?」
刘傅不语,只比出一个手势。
就连一贯唯他马首是瞻的白修都忍不住皱眉道:「这般多?」
京中的胃口一次比一次大,虽说这影响不到他们各自的家底,但是盘子只有那麽大,京中多拿一部分,他们就得少拿对应的数额。
郑博彦亦沉声道:「子承兄,若循旧例,盐运司断无此巨银,这不是逼得我们要拿自家的银子填补缺口?」
「诸位莫急。」
刘傅冷静地说道:「我已经想到应对之法,今日便请诸位共同参详。」
众人素来敬佩他的眼光和谋略,当下齐声道:「愿闻其详。」
「很简单,新增引窝。」
刘傅伸出右手食指,不疾不徐地说道:「盐运司那边推行此事,届时我等在旁推波助澜,想必会有很多人经受不住引诱,便是乔丶沈两家也有可能会出手。」
大燕盐政几度改革,如今以纳银制为基础,即盐商先取得代表食盐运销资格的引窝,再向盐运司缴纳银钱获得可以运销食盐的盐引。
引窝可以世代继承,从而使得盐商能够长期控制规定区域的盐业经营权,在场五家和外面的乔家与沈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引窝。
那些没有引窝又想在盐业分一杯羹的富商,只能以高价向盐商租用引窝。
简而言之,引窝便是控制盐引分配权的牌照,与钱庄需要的牌照类似。
郑博彦略显热切地说道:「子承兄之意,待盐运司确定新增引窝,我们五家便联手拿下总销之权,再以高价卖给其他人?」
「没错。」
刘傅意味深长地说道:「盐运司这次的胃口不会小,我们拿出足够的银子就能垄断引窝的行销权,也能给京城那边一个满意的交代,诸位都是明白人,肯定可以算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得失。」
众人皆点头。
他们一辈子都在和盐业打交道,当然看得明白个中门道,要填饱盐运司乃至京中大人物的胃口,他们这次要付出足够多的真金白银,但往后的收益之丰厚同样肉眼可见。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王世林当先表态道:「愿遵刘公调度!」
其馀三人纷纷附和。
刘傅一笑,举起茶盏道:「老朽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
「请!」
众人笑容满面。
气氛无比融洽,无人再关注薛淮,仿佛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局外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