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京察之暗斗(1 / 2)

加入书签

第128章 京察之暗斗

时间在不停地流逝,三月很快要过去。

北方大雁南归,抽翠萌红,春意盎然。

回暖的京师,更加生机勃勃,

制置司里,毕自严冲到组织局,找到主事朱大典,愤然地说道:「朱延之,你们组织局是干什麽吃的!

我们财政厅的人,都快要被挖空了!」

朱大典连忙起身拱手,「景会先生,没有那麽严重吧。你们财政厅,这二十天才走了七个人。」

「才七个人?我们财政厅预算局丶审计局丶国库局人手紧张,一个萝卜一个坑。

按照皇上的说法,我们财政厅是专业性非常强,每一个萝卜都是左右挑选,精心培养,又一番历练后才选定。

好了,被户部那些混蛋嘴巴一张就给撬走了,这些坑老夫怎麽去填?你朱延之去填?」

毕自严越说越火大。

朱大典连忙把毕自严拉到一边:「景会公,稍安勿躁。

朱某知道财政厅要紧,报国讲习所丶国子监特科班,财会科和审计科,都是人数最多的大班,

储备的人才是最多的。

财政厅缺人,组织局从其它部门调人就是。

煤铁局丶盐业公司的财务处和审计处,都是财会科和审计科学习班出来的,都有实践经验,调过来就能上手。

景会公不用担心。」

「能一样吗?

延之,不是老夫故意挑刺。

我们制置司各厅局是什麽情况,你我都知道,每一个岗位职权清晰,一环扣一环,没有一个人是多馀,跟六部那边完全不同。

说是只缺了七个人,可一个岗位缺人,前后上下所有岗位的人都要受影响。

是可以从其它地方调人,可人调过来,交接工作,熟悉情况,好几天过去了。

边干边学习,可能要一两个月,这效率才能恢复。

可是这期间耽误了多少事?

我们制置司财政厅管着煤铁局丶盐业公司丶织造局丶机器制造局丶船舶局的预算度支,还有三大局丶各边军丶海军...帐簿堆积如山,每天钱粮进出流如卫河。

耽误了事,边军粮饷迟发几天,军中哗然,到时候是要杀头的!」

朱大典叹了一口气,「景会公,晚辈理解你的苦衷。

财政厅事务繁忙,责任重大,大家都看在眼里。

可制置司置办不久,能有今天的局面,都是皇上全力策划,带着众臣弹精竭力,一点一滴才办成。

皇上的要求高,制置司的事务又繁重,各厅各局每一个人都是千挑万选,苦心培养和历练。

人手一直都紧张。

可是制置司从最初置办时皇上就定下规矩,来去自由。

这些日子京察大计,六部在大肆补充空缺,那边故意用优缺在引诱我们这里。除了财政厅,经济厅丶律政厅丶秘书局丶文化局,甚至连我们组织局,都有人跑去那边。

晚辈入值时请禀过皇上,皇上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各有志,由他们去。」

毕自严目光一闪,「皇上真是这麽说的?

广,

朱大典连连点头:「景会先生,皇上的金口御言,臣子怎麽敢胡乱编造。」

毕自严那双精明的眼睛眨了眨,玻璃球一样的眼珠子转了转,嘴角浮现出淡淡笑意。

「皇上说得没错,人各有志,由他们去!」

看着毕自严离开的背影,朱大典轻轻擦拭着额头上的白毛汗,长舒了一口气。

可算把这位财神爷给哄弄走了!

黄克提着衣襟,兴冲冲地走进左顺门,来到文渊阁。

一路上有内阁中书舍人,行人,还有来办事的六部诸寺官吏,纷纷站避到路边,拱手行礼。

「黄尚书。」

黄克含笑点头,有时候还回应一句:「好好办事!」

让打招呼的众人受宠若惊精神抖数的黄克匆匆走进韩的值房里。

伏案挥笔的韩闻声抬起头,笑着说:「绍夫,你满脸春风,把外面暖暖春日都带进来了。」

黄克不客气地坐下,撩起衣襟哈哈一笑,「韩公,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喜事?有什麽喜事让你这麽高兴?」

「到今天为止,有四十七人从制置司转投到我六部,尤其是户部,李悍原(李起元)看着不声不响,可下手却是最狠,这一个月撬了十五个人到户部。

韩公,照这个样子下去,制置司用不了多久就得歇工。六部诸寺还有两三百个空缺,等着选补,都是正途官。」

韩淡淡一笑,嘴角上的洋洋自得就像两条锦鲤,但他没有出声应和。

别人夸赞自己,就得矜持点,这样才显得谦逊。

黄克说得口乾,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觉得太热了,放到一边,起身来到韩书案前,端起他的茶杯,二话不说抿了一口。

不冷不热,正好!

黄克一口气喝完。

韩笑着指着他,「你个黄绍夫啊!」

「韩公,你这茶还是老夫给的上好白茶,我匀一杯又如何!」

韩仰首大笑,笑得更加开心,「你跑到老夫这里来匀茶,何不早早学李悍原,去制置司抢人?」

黄克连连摆手,「兵部不行,兵部要抢就得去制军院抢,事关三大局和边镇戎事,兵部不好胡乱插手,免得误了大事。」

「老夫看,是你看不起制军院里的那些浊吏武夫吧。」

黄克赞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转言,「李悍原摩拳擦掌,准备继续去制置司财政厅抢人。他说,

制置司财政厅培养出的财会官吏,确实好用。

精于书算,预算丶审计,各个都是一把好手,到了户部,不仅能把财政厅那一套带过来,还个顶个都成了顶梁柱。」

「李原是愿意做实事的人,要用的人也是能办实事的人。

虽然老夫不赞同制置司这样违例祖制丶偏离正途的逾制有司,但不得不说,皇上善识人,还很会用人,他选拔和重用的那些人,确实是才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