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4 章 · 第 8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84章·第84章

顾闲才不管你是不是王公贵族,刚才是想着人家是客人,得给点面子。

现在英国公父子俩都自己进厨房了,那还不是由着他安排?

掌馔闻讯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是……英国公父子三个正在洗花生?!

这花生是刚从庄子那边送过来的,还带着点儿新鲜的泥土,闻着有股莫名的清香。

张元德这厮洗着洗着,还顺手剥了一个尝鲜,顿觉他家好兄弟诚不我欺,生吃也格外鲜甜!

掌馔汗涔涔地跑过去时,就听到张元德在那给自家父兄讲解花生的妙处:看看,能生吃,能水煮,能香炒,能炖肉,据说还能榨油哩!

什么时候咱地里也给种点?听说沙瓤地都能种,可以叫人去垦荒。以前不是说无主之地开垦了就是自己的,咱先下手为强!

英国公道:“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就没这诏令了。”

提到此事,英国公也颇为遗憾。

这事可以追溯到英宗皇帝时期,当年英宗皇帝一不小心被俘虏,还连累诸多勋贵与将士也都葬送在大草原上。

其中就包括他们英国公府七十多岁的先祖。

这事很不光彩,但过后又给勋贵们带来点好处:由于北方民众纷纷南逃出现了许多无主之地,朝廷下旨表示王公勋贵家中有余力的可以派人去开垦,谁开垦算谁的!

不过这个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有人回过味来,感觉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所以又叫停了。

上次定国公府上书请求朝廷把一批无主之地给他们,不是被文臣们骂得狗血淋头吗?

英国公府家中许多田地就是英宗皇帝那会儿弄来的。

英国公觉得自己家没偷没抢,遵纪守法得很!

真要说谁占了地,还不如说大明遍地都是。

要知道朝廷给爵位还是很谨慎的,基本遵循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原则来给,即便偶尔对外戚破例那也是不允许世袭的。

相比之下,进士、举人、秀才都有一定的赋税徭役减免政策,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读书人考中秀才,每三年又有一批举人和进士。

百姓为了不交赋税,往往会主动把田地投献到他们名下,时间久了这些田地的归属可就说不清了!

更别提当了高官的那批读书人运作运作能占走的地了。

上次听从南京那边来做客的宁国公家长子徐邦瑞说,湖州一带有家姓董的,当家人叫董份。

此人当官时特别擅长写青词,很得嘉靖皇帝信任,出入宫廷能骑马的那种。

他先与严嵩的亲信结亲,又与嘉靖皇帝的奶兄、锦衣卫首领陆炳结为儿女亲家,后头还跟徐阶家也来了一段姻缘,关系网织得十分牢靠。

即便因为严嵩倒台受了牵连被罢官归家,董份在朝中也还有徐阶这个姻亲,地方官怎么都得给他个面子。

于是闲住在家的董份以买义田、建义学等等名义开始置办田地,如今

王宜玉道:“我不碍事的,读读书写写字反而精神些。换成要你整日躺床上,你肯定也躺不下去对吧?”

顾闲一想,觉得也是。他把自己带回来的肉包子给王宜玉吃:“今天事情多,来不及做什么好吃的,你先吃个包子垫垫肚子。一会我顺手煮锅肉粥给你吃!”

王宜玉“嗯”地应了一声。

见她巴掌大的小脸明显有点儿发白,顾闲颇为自责。

不是人人都像他这么皮实的,说不准是他中秋那天带着王宜玉到处瞎跑才叫她生了病!

顾闲去厨房把米和肉先后下了锅,又去拜托王世懋看着火候以及记得多去看看王宜玉(最好直接守在王宜玉旁边)。

王世懋瞧见顾闲这千叮万嘱的模样,不知道的人会以为顾闲才是王宜玉亲叔!

王世懋无奈地道:“我可是她叔父,自是会看顾她。”

顾闲这才放下心来,带着一份卤肉以及蓑衣黄瓜前去犒劳张元德父子三人。

到了地方才发现徐文璧也到了,四人已然合力洗好了新到的花生。

张元德眼尖地瞧见顾闲过来了,马上开始质问:“你怎么去这么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