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5 章 · 第 115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15章·第115章

顾闲忽悠起人来,那都是直击人心的。

不过对于整天拉着自己开小会、出主意让自己干这干那的顾闲,大家都越看越觉得要帮这孩子多抱抱佛脚。

正好南京翰林院中什么年纪、什么资历、什么出身的都有,愣是商量出一个轮班表来,轮番对顾闲进行一对一特训。

并没有因为顾闲给他们找了活干,他们就放松了对顾闲的督促!

于是日子就在顾闲与翰林官们的相互勉励中一天天过去。

明明只是多了一个前来备考的府试准考生,整个南京翰林院都莫名忙碌起来了。

隔壁其他衙门都有点莫名其妙,感觉这个翰林院最近怪怪的,大家不都是闲散衙署吗?怎么你自己先忙起来了!

有相熟的打听到有部分翰林官准备在《新风》上刷存在感,因为《新风》上有个栏目是讲述地方经验或者地方风土人情的,当了那么多年官,谁还没几个任地?

真要没有,总有自己的家乡吧!

实在不行,我们回去读读史书,找个特别的角度投给“史海沉钩”栏目!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扑腾一下吧。

万一真的写到了上头心窝里,叫上头看上了他们这些被扔来南京坐冷板凳的可怜人呢?

听说这本《新风》,连皇帝都在看,封面上那两个字就是隆庆皇帝给题的!

以前是离得太远,大费周章要是投过去要是没被选上总觉得怪丢脸的。

现在据说南京翰林院掌院万浩是副主编,准备在南京这边设立收稿点。

他们所在的衙署走几步路就是翰林院了,算下来不过费些笔墨而已,何乐而不为!

万浩很快就被各方来稿给淹没了。

最开始只是翰林院内部来投稿,万浩微笑着接收;接着是隔壁六部官吏来投稿,万浩还是微笑着接收。

结果到后来发展到不仅江南文人墨客来稿,就连商贾都凑热闹似的来稿争论漕运和海运两者优势在谁!

万浩笑不出来了。

万浩紧急组织整个南京翰林院一起来审稿。

搞不定,他一个人真的搞不定。

顾闲看着万浩等人围坐在一起审稿,心里充满成就感:瞧瞧,这同僚关系不就拉近了吗?

许多年后的万浩等人回忆起这些一起加班的美好日子,肯定忘不了彼此!

万浩好不容易把活安排下去,就瞧见顾闲优哉游哉地在外头看热闹。

他放下手里的稿子揪住顾闲不让他跑路,质问道:“消息怎地传得那么快?是不是你小子干的好事?”

真就是单独面对顾闲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王世贞为什么总撵着他打。

主要是这小子真是太气人了。

别人忙得晕头转向,他这个始作俑者毫不心虚也就罢了,还要乐滋滋地跑来看你笑话!

顾闲矢口否认:“没有的事,我

学政的官吏(),?鱞?げ镞?????蕑葶N??膉譎?∨()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知府还是专门腾出空来看看今年能选出什么样的生员来。

不说个个都得是不世之材,但绝对不能让无才无德的家伙混进去。

要是自己送去院试的考生被刷下来太多,他脸往哪里搁?

这不,眼看府试接近尾声,知府便亲自过来坐镇。

一把手来了,总不能真的枯坐一整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