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6 章 · 第 116 章(2 / 2)

加入书签

听得那几个吊车尾的怒道:“除了案首以外排名又不分先后!”

本来府试就是只有及格不及格之分,哪里会像乡试、会试、殿试那样正儿八经地评出名次来?

倒是那倒数第一的想得最开,听人报出名字后喜不自胜地道:“我终于考过府试了!”

考过府试以后,接下来三年两次的院试他们可以反复参加,实在不行等换个提学官来上任再继续考。

所以说过了府试,拿到秀才身份基本算稳了。

这能不是大喜事吗?

吊车尾怎么了?

吊车尾要是丢脸,那些连这个位置都考不上的人算什么?

府试可是要刷掉一半的考生的,随着好事者接力念出榜文上显露出来的一个个名字,那些还没听到(或者找到)自己名字的人心开始突突直跳。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顾闲都有点紧张了。尤其是听着身边的友人一个个榜上有名,他更是忍不住在心里直打鼓。

他感觉以自己的水平应该不至于拿个文辞不通。

除非这么巧遇上他姐夫或者他老师的仇家!

可目前张居正和王世贞声誉都很好,尤其是张居正远没有到后来那树大招风的境况,应当不会有这样的仇家才对。

眼看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顾闲不由开始回忆他们苏州知府姓甚名谁。

前任知府因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被罢免了,这两年新来的苏州知府叫做蔡国熙,是个颇爱钻研学问的人。

根据顾闲这段时间在南京那边听来的消息,蔡国熙与前任直隶提学官耿定向是同年,两人在京师时经常与罗汝芳他们谈论学问,几人属于当代理学家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

不过这个蔡知府,后来似乎有点倒霉……

不确定,再想想。

顾闲立在人群之中进入思索状态,最终从记忆里扒拉出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里面记录过的一段蔡国熙倒霉往事。

先是海瑞巡抚应天府表示随时接受乡绅豪强侵占民田的诉讼,但高拱觉得海瑞下手太轻,又把门生蔡国熙上阵。

蔡国熙麻溜抓了徐阶家里十几口人要流放戍边,又判定徐家把别人投献的六万亩地归还。

结果徐阶上书给高拱把自己讲得很惨,看得曾经跟他斗得不可开交的高拱都有点于心不忍。再听张居正在旁边婉言劝解,高拱便说判得太重了,得改改!

蔡国熙得知此事后震怒表示:“公卖我,使我任怨而自恩!”

意思是你高拱什么意思,坏人我来做,好人你来当是吧!

蔡国熙在苏州当知府时搞文教搞得极好,对待百姓也非常不错,时常上书为当地争取利益,据说他离开苏州时无数百姓沿江相送。

他挨骂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科举时中举人是高拱录取的,后头考进士是徐阶录取的,两边都能以恩师自居。

徐阶派出弟子以“门情故谊”跟他说情,他坚决地拒绝了。

当时的人一听同门来求情都求不动,实在太过分了。

你一个门生这么对老师,对别人肯定更心狠手辣,得赶紧把你给弄走!

掺和进高层的斗争,蔡国熙就这么落了个两面不是人的下场。

嘶,好大一个倒霉蛋!

可见冲锋陷阵不要太卖力,焉知别人会不会一转头就握手言和!

顾闲正在心里叹着气,忽听有人在报自己的名字。

〓作者有话说〓

顾小闲:怎么到处都能遇到倒霉蛋?大明官场恐怖如斯!

*

今天也……努力更上了!

积极摆碗求营养液[空碗][空碗][空碗]

只差区区……区区八千瓶……又能使作者欠下一更,超级简单![可怜][爆哭]

*

注:

①蔡国熙相关:参考《嘉靖以来首辅传》

【阶从困中上书拱其辞哀拱虽暴戾颇心动居正亦婉曲以解而蔡国熙所具狱戍其长子璠次子琨氓其少子瑛家人之坐戍者复十余人没其田六万亩于官御史闻之朝拱乃旨谓太重令改谳而国熙闻而变色曰公卖我使我任怨而自恩】

(偷懒不加标点

第117章·第117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