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9 章 · 第 119 章(2 / 2)

加入书签

王世贞很想说顾闲这么好你怎么不自己教,但想想自己都这么劳心劳力了,何必再把人往外推。

他说道:“就这小子的性情,他不愿意做的事谁都不能摁着他脑袋让他去做,这事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先看看吧。”

张居正也是这么个想法。

顾闲这会儿还只是考秀才,过个几年小小年纪就真要考上了进士,说不准放榜时都走不出人群,当场被人来个榜下捉婿!

眼下不过是王家觉得顾闲人好,想着先下手为强而已。

具体能不能成,还是得看两小孩自己的意思。

王世贞与张居正通过气,又拿出旁人写的一篇文章。

投稿人很懂得取巧,大抵是认为自己水平不够,所以……他把顾闲在中吴书院的宣讲内容归纳总结写了下来!真正自己写的内容,大概是“演讲直击人心”“现场掌声如雷”之类的吹捧话语。

王世贞看得一言难尽。

但上面归纳总结出来的东西又颇有意思。

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比如“劣币驱逐良币”理论。

顾闲自己捣鼓出了《新风》,这几个月却忙于考试没有再写过什么像样的文章,反倒是别人把他讲的话给投了过来。

真是稀奇。

王世贞觉得光凭这两句话就值得刊出,既然顾闲自己不写来投稿,那润笔费就只能被别人赚去了!

张居正听王世贞说起这么个挤兑顾闲的主意,不由笑了起来:“我来也是这个想法,我已经叫他写篇关于云南问题的策论,你可以给他点别的题目,省得他考了个秀才就松懈下来。”

王世贞深以为然。

两个人就这么商量好了,一致决定要远程给顾闲多安排点功课。

……

与此同时,顾闲确实已经考完了院试。

提学官得到处巡考,所以周弘祖留在苏州府的时间顶多也就一旬。

这一旬的行程早已安排得妥妥当当,他平时跟着府衙官员好吃好喝,只需要在阅卷人合格考卷呈上来供时稍微过过眼就好。

只要不是太离谱的,提学官一般是不会给人家不通过的。

五经阅卷人还得把本经的优秀答卷挑出来来,以便提学官能从中挑选出这场院试的案首。

只要考试,不就该有案首?

张榜时总要有人排在第一位的!

周弘祖这段时间也听说了顾闲连拿两个案首的事。

想到那个一见面就问能不能到自己家借宿的小子,周弘祖忍不住笑了笑,认真翻阅起面前十份优秀答卷来。

那小子的卷子应当也在里面吧?

只是目前这十份考卷还是覆盖住名字的,周弘祖也分不出到底谁是谁,当即一份接一份地认真评阅起来。

〓作者有话说〓

张居正&王世贞:怎么会有这种混账小子!

顾小闲:什么?你们想我了?

*

哦哦又加更一天,十九章加更搞完[墨镜]

只差区区一千营养液,又可以加更了,有没有人凑一凑!日常摆碗[空碗][空碗][空碗]

*

注:

①张居正给云南巡抚的信:参考《张太岳集》

【沐国公者,素不相知。自去年以来,屡次寄书,俱有重礼。仆屡峻却之,并其书亦未敢拆,恐此等事皆其从人所为,其主不知也。丈会间语次,烦为道鄙意。其诸未受礼仪,亦宜稽查,毋为干没。】

整封信都流露着“莫挨老子”的气息[狗头]

老张入阁以后天天忙于给人退礼物,大明官场风气啧啧啧

第120章·第120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