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0 章 :【没我宽广】(1 / 2)

加入书签

坏得冒泡的顾闲又给汤显祖回了封信,表示咱是同龄人,还是平辈相称吧,什么孙子不孙子的,见了面多不好意思!

这时候他又全然不提自己先要当人家是徒孙的事了。

汤显祖明显是个习惯了礼尚往来的人,来信还附带了一些自己觉得好的书,说是山长路远不好给他寄,只能劳他自己去寻来看了。

这是回报顾闲给他送去题山题海呢。

近来顾闲卖力读书,还真积攒了不少想跟人分享的学习所得,见汤显祖列的书单里正好有他最近读过的书,当即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读后感与汤显祖交流。

得益于王世贞整天给他布置超额功课,顾闲现在写起东西来是愈发地轻松了,一晚上给各方来信都写了长长的回信。

倒不是他琢磨着从现在开始经营朋友圈,主要是他精力旺盛,睡不着觉就想跟人家闲唠点什么。

反正现在他不是在国子监就是在张居正家,收信非常方便。

要知道民间也能花点小钱托驿使捎点东西,但能不能送到、什么时候送到,就得看人家的心情了。但是送到张居正这位年轻阁臣家里的信,谁敢怠慢?

所以说,他现在还是享受了一点儿当阁老小舅子的好处,跟人通信非常方便。

倘若能因此而交上些新朋友,那便是意外之喜!

翌日顾闲溜达去国子监一看,发现人王世贞脸色特别臭。

昨天的事都过去了,怎么还记到今天呢?心胸真不宽广!

顾闲在心里这么嘀咕着,却也知道这种时候不好去火上浇油。他笑盈盈地跑上去关心:“老师,可是早饭吃得不顺心?”

王世贞给他扔了封信,叫他自己看。

顾闲莫名其妙,打开信一看,赫然发现是张居正写给王世贞的!

这信上的内容更不得了,原来是昨天张居正没骂着他,改为写信让王世贞这个当老师的反省反省!

顾闲当即表示自己是站在王世贞这边的,对张居正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姐夫他怎么能这样说您!真是太过分了!”

王世贞冷笑道:“你要是不跟人胡说八道,你姐夫能这么说?你什么时候看到人用古玩字画来托我写文章了?”

顾闲眼神游移。

那不是后来有收藏家归纳总结过吗?

据说王世贞家非常有钱,所以他跟天底下的有钱人一样有些极为风雅的爱好,比如收藏各类古籍孤本,比如收藏古玩字画。

这人不仅给自己每样书画藏品写了题跋进行点评并记录在案,还爱召集同好到自己修的大园子里共同品鉴,所以后来大家都知道他收藏的字画有几百样!

根据题跋可以知晓其中有许多件藏品的来历都是别人求他写文章时送他的,可见他当文坛盟主时对自己的文章价钱一点都没藏着掖着。

由此可见,大嘴巴子可不是他,而是王世贞自己!

这事难道不能往外说吗?

顾闲仔细一琢

要求挺低,国子博士大多身份不高,毕竟能当别的官谁乐意来教书?像李贽这个举人出身的末流小官,前些年就是从县学教谕升任的国子博士。

国子博士么,每个月就负责上那么几堂课,剩下都是监生自习以及相互交流。

本来是个很好混日子的职位,结果现在凭空冒出来个祭酒爱徒旁听。

顾闲这小子爱提问,课堂上憋着不打断你,下课后逮着你问上半天,好事的监生还围过来一起听,本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当夫子的该高兴才对,可实际上五个国子博士都汗流浃背了。

不好好备课,一不小心就叫他给问倒了!

要是顾闲不提问,他们就更忐忑了,开始反思自己这堂课是不是什么都没讲?顾闲会不会跟王世贞告他们状?

反正吧,只要他来了,你怎么都不安心!

至于监生们为什么觉得顾闲是小魔头,那肯定是因为这家伙学东西特别快,精力还特别旺盛。

这小子不仅在学业上撵着他们不得不埋头苦学,又坚持不懈地拉着他们去射圃那边锻炼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