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8 章 铜镜 “从未这般高兴过。”……(1 / 2)

加入书签

第168章铜镜“从未这般高兴过。”……

厅堂内,长辈们坐于上首,林蕴和谢钧并肩立于中央,两位母亲表达完对这桩亲事的满意,赵弘简起身提笔,在婚书上签下证婚人的名字,落笔时语气沉肃:“你们一个掌国之权柄,一个司天下农桑,今日之合,不仅是家事,亦关乎国运,望你们日后相辅相成、风雨同舟。”

放下笔,方才的严肃褪去,赵弘简露出笑意,补充道:“当然也要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赵弘简是提拔过他们二人的致仕阁臣,望他们能不改其志、匡扶大周,第二句话则只是一位长辈对两位喜爱小辈的祝福。

记着两人姓名、生辰、籍贯的婚书一式两份,这是林蕴和谢钧定婚的凭证。

待焚烧完祝文,昭告过天地,就到了交换信物,或者说收礼的环节。

崔夫人递来两只叠放的紫檀木匣,林蕴双手接过,只觉掌心一沉,分量不轻。

她揭开上头的匣盖,匣里卧着一只圆条圆口的镯子,通体剔透,莹润生辉,看着就极贵重,林蕴品鉴能力实在有限,具体好在哪里她说不出来,只觉得这镯子绿得跟菠菜一样。

崔照萤道:“这是谢家祖传下来给儿媳妇的,不过别有负担,留再久也不过是个物件,你想戴就戴,若是下地不方便戴首饰,收起来就好。”

第二只匣子一打开,一沓厚厚的纸上面压了一只纯金打造的大雁,样式精美,个头不小,想来这匣子这么沉,主要是它的功劳。

“提亲的时候应该带只大雁,但今日实在不便,以此代之。”大雁是忠贞之鸟,一生只一位配偶,这个好意头必须得有。

崔照萤接着道:“还有些聘金、铺子、田契,本该是抬箱子热热闹闹的,如今局势要低调,委屈你了。将来等你和陶……元衡大婚的时候,一定把场面给补上。”

崔照萤打了个磕绊,今日谢陶陶定亲,还是给他留点面子。

那一沓银票地契的厚度丝毫没让林蕴感觉到委屈,她道过谢,甚至瞟了谢钧一眼,他家可真有钱啊。

谢钧那边收到的是一块和田籽玉的螭龙纹玉佩和一套文房四宝,玉佩是宋家代代传下来的,宋望舒还特地提醒一句这玉和林岐川一点关系都没有,放心佩戴。

赵老则送了林蕴和谢钧一人一块黄铜镇纸,两块镇纸一方一圆,方的雕刻山峦纹,圆的则是海浪纹。

天圆地方,海誓山盟。

再听到赵老道:“今日赠尔山海,愿汝情长。”

又听赵老说了一通什么“山高水长,永世不移”,还有“山之定力,水之通达”之类的。

林蕴认真谢过,听得直在心中感慨,书读得多就是有用,说起话来一套套的。随即林友有些庆幸,庆幸谢钧鲜少咬文嚼字,否则成日里说话跟做文言文阅读理解似的,还怎么谈恋爱?

不过赵老已是耳顺之年,谢钧再过三四十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的手,他微微倾身,抬手在她的鬓间掠过。

林蕴只觉得发间微微一沉,触到一支冰凉的簪尾,她有些惊喜,问:“是簪子?()”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谢钧颔首,目光沉静地落在她发间,“先前是母亲和谢家给的。这一支,是我单独为你备的定亲礼。”

林蕴心下微动,幸好她早有准备了,不然岂不是被谢钧比下去了?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平安符,塞入谢钧掌心:“我觉得止观法师还是很有本事的,去找他求了一张平安符,旁的功名利禄我们都不论,我最希望谢钧你能平安。”

如今朝堂上的局势紧张,林蕴是知晓的,虽说因着她的特殊性,这些人再争,也不会折腾这个种地的,但谢钧处在风暴中央,林蕴很难不担心。

谢钧攥着那枚轻飘飘的,被折成三角形的符纸,他蹙了蹙眉头。

他与止观法师相熟,自是知道他那里许多奇怪的规矩,请平安符就极其繁琐,要先斋戒三日,还要用“初晨井水、正午河水、夜半井水”各一瓢,用来研墨,并且求符之人还要抄好几遍经书,最后请到了符还要守一夜,十分熬人。

事事亲力亲为,不允仆从代劳,谢钧觉得止观法师就是吃准了这帮达官贵人受不了这种麻烦,让他们用银子走捷径,谢钧向来是这么做的。

但林蕴不一样,她太过老实,怕是根本不懂那言外之意。

谢钧瞧见她眼底那浅浅的青黑,便知道止观法师应当没在她身上赚到什么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