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打通隔壁租售中心(1 / 2)

加入书签

第172章 打通隔壁租售中心

作为特定顾客群体,阶段性的事件奖励。

这本校刊很有纪念意义。

小师妹给两名同事念完之后,店里几人还都有些感慨。

赵仪琳想起当初上学时,经常和同学们吃的那家拉面,偶尔同学聚会,她们还想过去一趟呢。

可惜物是人非,改培训机构了。

「我们得好好做下去呀,师兄。」小师妹在鼓励老板,也在鼓励自己。

她从文中感受到了,餐饮行业带给人的一丝成就感。

还有点,日子一天天过去的那种,淡淡的忧伤。

陈舟跟她点点头,发现小师妹好像也成长了一点。

「那肯定,咱争取等康同学上了班之后,想起来吃包子时候,还能找到社区食堂。」

「加油~」小师妹笑道。

而她身旁的老阿姨,曾经在单店就干过将近十年。

郑秀芳想想当初看见那些顾客来来往往,各自经历新的人生旅程。

感受就更深了。

她对几个年轻人说道:

「我就感觉包包子这麽些年,被人记住了,就证明我也没白干。」

陈舟鼓励:「大姨你就继续发挥馀热,当然,这岁数,也悠着干。」

郑阿姨对自己的身子骨,很有信心。

她认为,自己不比年轻人差。

看着大姨坚毅的目光,陈舟也是摇头笑了笑,大姨就这性格。

员工体检,除了办理健康证的每年一次,基础套餐也可以安排上了。

至于小侯,身体磨练的很好,天天跑步训练。

今天,也有了点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

陈舟最近的体会是,厨师这一行,不仅靠经验,里面也蕴含很多的科学道理。

起码基础的生物化学物理知识,就很能用得上。

比如面团发酵的原理,锅气的本质,食材的特性,用科学解释之后,结合实际操作,相得益彰。

这就涉及到员工培训和养成了。

陈舟想起自己和小师妹的大学,还办了成人教育。

也推荐给了小侯。

侯文颇受感动。他虽然进入社会的年纪比较早,但经历还是相对较浅。吃了很多没文化的亏。

就着《我与社区食堂》这篇文章,店里几人聊了一会,话题就逐渐发散了。

总而言之,康同学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

二中校刊爬山虎,作为店里的一个小书签,也放进了社区食堂这本书上。

在老板的建议下,还即将贴到社区食堂的墙上。

小师妹笑道:

「那得贴在东边这面墙上,西边可以跟隔壁打通,贴这里的话,可能还得挪地方。」

店里几人又研究起,接下来,稍微扩大店面的事情。

当前店里是六张大桌子,分列前厅两侧。

三张小桌子在中间。

容纳堂食的顾客数量最多也就是三十人左右。

用餐高峰基本是找不到空座的,陈舟这里有情报的提示,知道未来的顾客还会更多。

租店的成本分摊到每天,占营业额的比重并不大。

属于当前切实需求下的合理扩张。

就跟当初摆摊到开店一样。

下班之际,陈舟也把郑阿姨帮忙买回来的柿子,又给几人分了分。

这玩意一天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吃。

取个应季节的彩头,就挺好的。

今天,租售中心仍然没人来上班。

陈舟直接联系了一下之前的张静小姑娘。

按小师妹的说法,这位姑娘离职也没办利索。所以店面租售的事情,竟然还是她在负责。

张静本人也是对离职的困难有点无语。

因为这份清闲到没边儿的工作,当初是她父母托人给找的。

所以辞职还要搭上一份莫名其妙的人情。

但她从陈舟这里了解到租店的意图之后,同样有点兴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