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基操勿六(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1 / 2)
第148章 基操勿六(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陈秉文肯定道:「供需的天平很可能已经彻底倾斜。
正常的需求暴增,碰上可能的供给端结构性减少,再加上恐慌情绪和投机资本……
这轮上涨的动能会非常恐怖。
我们看到的25%涨幅,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按这个趋势,年内糖价冲击历史高位也并非不可能。
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漫长的成本攻坚战。
更是一场行业生存资格赛。
扛不住成本压力的企业,会被率先清场。」
方文山听完,倒吸一口凉气。
他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周期性上涨,没想到背后是如此错综复杂且强大的全球性能源与地缘政治格局在推动。
如果真如陈秉文所料,那陈记即将爆发的产能,将会面对一个无比残酷的原料环境。
「陈生,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要立刻购买可以长期使用的糖储存起来!
趁着现在价格还没涨到天上去,尽可能多地锁定低价糖源!」
方文山第一反应就是囤货,这是人最本能的反应,在预期价格暴涨时,提前囤货备荒。
然而,陈秉文却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方总监,囤货,这是最直接的反应,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
你看到的是成本飙升的危机,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方文山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成本暴涨怎麽就成了机遇?
陈秉文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话锋一转,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方总监,你有没有算过,按照我们现在的扩张速度,要实现日本丶东南亚丶北美丶欧洲的渠道全覆盖。
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灌装厂和覆盖所有产品的生产线,需要多少资金?」
方文山作为财务总监,对数字极其敏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初步估算,在未来18个月内,我们需要至少3亿港币的持续投入。
这包括建立自有灌装厂丶收购或自建关键原料生产基地丶铺设专属物流网络,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价格战所需的储备金。」
「3亿港币.」陈秉文重复了一遍,继续问道,「靠我们现在一个月一千多万的利润,刨去运营开支和再投入,需要积累多少年?」
方文山默算了一下,脸色微变:「至少.三到五年。而且这是在市场不出现恶性竞争,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三到五年?」陈秉文轻笑一声,「市场会给我们三到五年时间吗?
三得利丶可口可乐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壮大?力保健会甘心退出市场?三到五年,黄花菜都凉了!」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方文山:「我们之前稳扎稳打的策略是对的,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想要鲤鱼跃龙门,完成从一家成功企业到行业巨头的蜕变,就必须藉助资本的力量,必须抓住时代给予的窗口期!」
方文山似乎捕捉到了什麽,眼神一亮:「陈生,你的意思是上市融资?」
「没错!现在就是上市融资最佳时机!」陈秉文肯定的说道,「只有上市,才能一次性获得我们未来三到五年都难以积累的庞大资金。
才能支撑我们进行跨越式发展,才能占尽先发优势,建立起对手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但是,你也知道,交易所有规定,公司必须拥有至少三年的营业记录才有资格申请上市。
我们陈记满打满算才一年,根本不够格。」
方文山点头,这正是他之前觉得上市遥远的原因。
「所以,」陈秉文话锋一转,说道,「我们只能走买壳上市这条路!」
「而现在,就是买壳最好的时机!」陈秉文越说越兴奋。
此时,现在港岛证券业,『四会并存』(香港会丶远东会丶金银会丶九龙会),监管相对宽松,规则漏洞不少,对买壳上市的审查远没有后来那麽严格。
而且,没有必须引入战略投资者才能上市的规定,操作空间大,成本相对低廉。
他看向方文山,「更重要的是,国际糖价暴涨这场危机,恰恰为我们创造了绝佳的市场环境和收购标的!」
方文山彻底被吸引了,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市场环境?收购标的?」
「你想,」陈秉文分析道,逻辑清晰无比,「糖价暴涨,冲击最大的是谁?」
「是那些没有品牌溢价丶没有成本转嫁能力丶现金流紧张的中小食品饮料厂!」方文山立刻反应过来。
「对!」陈秉文一拳轻轻砸在手掌上,「尤其是那些拥有不错的生产设备丶区域渠道或者知名品牌老字号,但主要生产含糖量高的产品,比如汽水丶糖果丶饼乾的企业。
糖价一飞冲天,它们的利润会被瞬间吞噬,甚至出现巨额亏损。
现金流断裂丶股价暴跌丶股东套现离场.这些公司,就会成为资本市场上最优质的『壳资源』,或者.极便宜的并购对象!」
听到陈秉文天马行空的发展构思,方文山倒吸一口凉气。
他被老板这个大胆的战略视角震撼了。
这不是在应对危机,这是在利用危机进行狩猎!
「陈生,你是想.边筹划买壳上市融资,一边趁着糖价危机,低价收购那些陷入困境丶但拥有某些优质资产(如生产线丶渠道品牌)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整合?
然后把这些资产和我们的业务一起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快速扩张?」
毕竟是专业人士,之前只是因为陈秉文没提,加上陈秉文之前曾经说过,上市要选最恰当的时机,所以方文山才没想到这一层。
现在,既然陈秉文明确是上市的最佳时机,并且将糖价危机与「壳资源」和「并购标的」联系起来。
方文山瞬间就理解了陈秉文的战略意图。
「没错,正是如此!」陈秉文重重地点点头,确认道,「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糖价上涨的成本压力,更是我们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关键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