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内讧(1 / 2)

加入书签

第145章 内讧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也都有些默然,

看来,这科举改革果然是牵动着朝堂上下所有人的心弦,就连一向持重的杜铭,此时也按捺不住,替自己的乡梓开始争取利益。

在场众人当中,李裕和屠都是南方出身,所以,他们要麽反对改制,要麽就是提出折中的方案,尽量保全南方举子的名额。

刘吉,李敏二人是北方出身,因此,他们的态度也很明显,就是想要趁着这个东风,为北方举子多争取一些员额。

至于杜铭,他是比较少见的,中卷地区四川籍的进士,所以很显然,他看重的,是怎麽倾斜一下这些中卷地区的举子。

总之,在场众人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只不过,这些方案当中,都带着自己的小九九。

朱佑的眼神微微有些失望,

虽然说,他早就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心底难免还是会有些遗憾。

虽说朝堂之上熙熙攘攘皆为名利,可作为皇帝,他又岂会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大臣能够一心为公呢?

摇了摇头,朱佑堂决定不再继续试探,而是开口道,

「科举既然要改,就不能瞻前顾后,这一点杜卿家说的有理。」

「旧有的南北中卷,对各地的配额分布并不均衡,所以,朕打算重新调整,按照各地每年生员的数量,每五年核定一次,依照比例来确定各地的进士配额。」

众人顿时面面相,眼神复杂。

果不其然,天子对于这次的科举到底该如何改制,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盘算。

朱佑道:「天下学子俱为朝廷臣民,当因地制宜,南方安定,文脉昌盛,应擢英华之才入选,故而在总员额不变的基础上,一甲三人最多可出其二,二甲亦可酌情增加配额。」

「北方因受靶袭扰,学子艰难,中卷诸省百姓贫苦,地势艰难,故而,皆应酌情增加总员额,朕初步打算,在仍旧计算生员数量的基础上,北方各省的进士员额十加其一,中卷各省的进土员额十加其二。」

「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这般原则进行划分,至于具体各省之间情况不同,应当如何细分,回头礼部先拿个章程出来,朕会再同你们商议。」

这麽一大串的话抛出来,让在场的一众大臣都有点懵。

好是费了一会功天,他们才勉强弄懂了天子的想法,

这意思就是,各地的进士员额,要按照生员的数量来配比。

假设说整个大明的生员有四十万,按照每科进士大约一百二十名来算,就相当于,大约三千五百名生员,可以得到一个进土的名额。

但是,这是针对于南方诸省来说的,按照天子的意思,北方诸省要十加其一,就是说原本三万五千名生员可以有十个员额,现在要变成十一个,中卷诸省同理,只不过要变成十二个。

可不要小瞧这一个两个的区别。

要知道,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总共才十五个大区,按照每科一百二十人算,每个大区还分不到十个员额呢!

所以,就算哪怕是一个进士名额,对于各省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