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2 / 2)

加入书签

“好。”袁牧搁后边坐下,手里拿着油纸袋,一口半个包子,视线若有似无的飘向对面的豆腐摊。

赵景清清点剩下的豆腐,嫩豆腐剩下两框多点,老豆腐也有一框,他清了清嗓子,拔高声音叫卖,“卖豆腐嘞!好吃不贵!嫩豆腐两文一块,老豆腐三文一块!”

他声音清亮,在嘈杂的人声中亦格外吸引人,摊位前不时驻足一两人,几乎都带走一两块豆腐,很少有空手离开的。

约摸半个时辰,剩下的豆腐全部卖完,赵景清算了算时间,拢共约摸两个时辰,还不到菜市散市的时间。

“今儿卖得也快,”赵景清收拾着豆腐框,面色略显疲惫,嘴角却挂着笑,眼睛弯弯的,“明儿多做两斤,卖到散市应该能卖完。”

再多两斤豆子,也是做四锅出,不多花时间,能做。

“行,刘老匠那豆腐框今儿能打好。”袁牧双膝屈下,起身抱起摞高的十个豆腐框,“在这儿等我。”

“好。”赵景清继续收拾其他的,待袁牧放好豆腐框回来,他已经全部收拾妥当,一人搬一些,摊位上东西便清空了。

东西放回车板上,两人又去买胆巴,他们豆腐做得多,胆巴用得快,从大伯家匀的已经用完。

胆巴价格不贵,二十文一斤,按他们做豆腐的量,一斤能用三四天,赵景清买了五斤,花费一百文。

没有其他要买的,赵景清结清寄存驴车的钱,驾车离开镇子。

风迎面吹在脸上,凉飕飕的,从衣襟往脖子里钻,赵景清缩着脖子,嘴角却是一直盈着浅笑。

驴车车板空置,驴子跑得快,不过小半个时辰,便抵达乐明村,卡着吃午饭的点回到家中。

林翠娥正从厨房往堂屋端菜,瞧见他们回来,顿了瞬笑道:“今儿也卖恁快?饭给你们留着呢,回来了我给端出来。”

说着风风火火去到堂屋放下手里的碗碟,又往厨房走。

赵景清去放胆巴,大声回应,“今儿生意好!”

驴子租借到腊月二十八,刘大爷大手一挥,少收几个铜板,让他们自己伺候驴子吃喝拉撒。袁牧解下车板,把驴子栓后面空猪圈里,洗手穿过厨房回前院,刚好吃饭。

吃完饭,赵景清泡豆子,多舀出两斤来,泡了二十七斤。袁牧则去刘老匠那儿取豆腐框,他取回来,赵景清豆子也泡好了。

如今早上早起做豆腐,下午至少得睡一个时辰,才能缓得过劲来。

午歇起来后又是一阵忙碌,忙完已是申时过半。下午过半,放寻常这个时辰尚早,但是要早睡早起做豆腐,这个时辰已经开始张罗晚饭了。

林翠娥去做饭,赵景清起身要一起去帮忙,袁牧拦下他,唤袁星去。

三人不约而同看向袁牧。

袁牧道:“不是说要记账吗?我准备好纸笔了。”

林翠娥失笑,拉上袁星往厨房去,留下赵景清在原地。

赵景清:“那先记账。”

堂屋门打开最是亮堂,袁牧取来纸笔搁桌上,他生疏地捣鼓一阵,墨浓了淡了,好一会儿才弄好。袁牧不甚自在轻咳一声,“要咋记,你说我写。” 网?阯?f?a?布?Y?e?ì????u?????n??????2?⑤???????M

赵景清思路清晰,“先记成本。黄豆五百斤,二两三钱又五十文。豆腐框二十个,六钱又九十五文。胆巴五斤,一钱。租驴车十一天,五钱。共三两六钱又四十五文。”

“记好了吗?”赵景清胳膊支在桌上,探着半个身子,看袁牧写字。他看不出字好坏,只觉袁牧会写字,很是厉害。

袁牧写下最后一笔,看纸面上软趴趴没笔锋的字,不忍直视。抬眸见赵景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