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1 / 2)
反过来听。”
“不要去听他说女人比男人差一截,因为蠢笨所以上当受骗,要看他到底干了什么。”
“——收养了小鬼,庇护了莲生最虚弱的时期,担心她投胎会被欺负,自己圆寂前还在给她操心安排找下家。”
“——莲生明明偷偷告诉了他红莲在寺庙外头,硬等到天黑下雨,他明知道红莲来者不善, 明明他没有真的动心, 可是他还是看对方可怜, 从了,哪怕是自己的一身修行就此付诸东流,也还是从了。”
“所以,他是在吐槽梁祝那样殉情化蝶的传说故事是骗小姑娘的, 实际上却多是出奔为妾, 殉情变单杀的笑话。”
“退一万步说, 哪怕真殉了情,你们怎么保证两个人都能化蝶呢?可给咱们超度大师明玉抓到漏洞了不是?”
“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本书,可以被反复地阅读、探索,不需要所有的东西都得通过人物对白赤裸裸地讲出来,优秀的导演有一万种工具去表达故事。”
“服装、布景、环境、光影, 甚至名字, 全都是描绘人物形象、诉说人物心理的工具。”
“即使是古装戏, 受限于人物身份,他们的衣着、日常器物有极大的限制,但却同样可以有更大的发挥。”
“《比丘》特别喜欢对照。” w?a?n?g?址?发?B?u?y?e?i????ǔ?w?ě?n?Ⅱ???????5?????o??
“我们仅通过二僧对同样僧衣的不同穿法、佩戴的饰品,就能轻易感受到两者性格的巨大差别。”
“这种对照无处不在。横向对比书写人物性格,纵向对比展现变化。”
“明玉与楚玉、月印在投胎前后、作为佛妻的莲生与作为孤魂野鬼自由快乐的莲生,狡黠机智的红莲与多年后成为规训帮凶的红莲夫人,由梁淳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的两任刺史……”
“还有贯穿全片的佛像。”
“佛像原本被打造出来是作为一个地标性的人造奇观,设想中巨佛依山傍水,俯瞰整座豫州府,人人沐浴在佛光普照下,在佛祖的慈悲中各有所处。”
“然而巨大的佛像工程却成为尾大不掉的大麻烦。”
“为了赶工期大量的民夫苦役被驱赶着劳作,从栈道中跌落,纤夫在河流的下半|身生蛆、腐烂,尸体倒落在巨佛膝下,陆上佛国变成人间炼狱。”
“为了彰显慈悲的佛像却成为推人入地狱的恶魔,这一切荒谬绝伦。”
画面中,随着时间流失,巨大的佛像成为烂尾工程。一部分支架暴露在外,已经修葺好的部分也逐渐爬满青苔,蛛网密布,渐生龟裂。
原本理应宝相庄严、巍峨屹立的佛像,更像是一头静静注视这世间乱象的怪物。
“但想想开头庆祝佛诞的浴佛诞却标志着一名名少女的死亡,在这个癫狂的世界,再荒谬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顺理成章。”
“而这,在明玉的眼中却是早已清晰可见。”
“还是回到开头,莲生投河,隔水看世界,隔着一重水幕,世界被扭曲变形,镀上了莲生的心理色彩。”
“镜头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这是方可以不久前,在塞壬电影节上提出惊世骇俗、但极有勇气的观点。”
“这一理念目前已经引起了整个电影学界的激烈探讨,虽然批评不断,但很遗憾,目前对这一观点的接受度正在不可逆转地提高。”
“而作为贯彻他思想的作品,《比丘》中就非常创造性地展示什么叫主观镜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