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1 / 2)

加入书签

政策执行人,一路官运亨通。甚至到最后距离相位都仅仅一步之遥,这升官速度,令李斯嫉妒,连吕不韦见了都自叹弗如。

“给一个杜撰出的人物编出这样离谱的剧情,显然就是因为编剧们为了弥补剧情漏洞被迫做出的生搬硬套。

“不敢想象,这些荒谬的剧情会给涉世未深的低龄观众群体,带去多少误解。”

“与之相比,真正考究历史,在历史脉络中钩沉索隐,努力弥合的《秦颂》,却被批评节奏缓慢、故事沉闷、台词繁复…不得不说,这是整体观众审美的悲哀。

评论区:

“说得好!早就看那部玛丽苏‘神剧’不顺眼了,一直没去看,幸亏幸亏”

“首页一堆大唱赞歌,就需要你这样有操守有坚持的影评人”

“扩”

“太离谱了!!!”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继续荼毒青少年!”

“太搞笑了,《秦迷》[2]一书已经有详细论证昌平君熊启的谜题”

“没错!《秦颂》就比较严谨考据”

“不行了,秦国,黄老,真的假的,这也太弱智了……”

“不愧是能给赵姬洗白的玛丽苏神剧”

“建议这种垃圾作品下架,不要荼毒青少年”

……

网络舆情持续发酵,甚至有心人断章取义,转载《千秋》的弹幕发言,更是引得吃瓜路人议论纷纷。

有好事者带头,往《千秋》的第一集弹幕上开始铺差评。

靳茜这边很快受到消息。

普通的拉踩蹭热度也就罢了,都是业内,谁不知道谁呢。适当的互动有利于双方维持免费话题度,有时候别拉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这种上纲上线的指控可就严重了,欲加之罪最说不清,这是要奔着把《千秋》批臭批烂,搞到下档去的。

打不过就开始搞盘外招了是吧?

她迅速致电方可以,商量后续对策,却发现对方电话占线。

等了五分钟,终于打通。

“刚刚是李教授。”方可以主动解释,“他也被那条热搜批评惊动了,过来问我要了些参考资料。”

靳茜:?

好久没听到这名字了。

“李教授那边忙完了?”靳茜问。

“还好,他说《破晓》已经拍摄完毕,刚刚进入剪辑阶段。他都有空追更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