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2 / 2)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是在初中历史课看一部古希腊纪录片,里面正讲马其顿东征呢,忽然话锋一转,谈到亚历山大的情人赫菲斯提翁全程随军,哦对这两位还都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出征经过特洛伊古城,两人在阿喀琉斯和其同性恋人帕特洛克洛斯的墓前分别祭拜,以此向全军宣誓两人的关系。
(然后普及了一下所谓柏拉图之爱到底是啥)
后面赫病重,Alex悲痛欲绝,命令全军哀悼,禁止宴会,八个月后也随之而去,死前为赫建立的纪念碑还没竣工…
我个人倾向于当时这种说法就和同时兴起的援引诗经、左传、汉书里的典故一样,是还是亚文化群体的耽美爱好者在争取阳光下的自由,寻求“古已有之”、“人之大欲”的法理依据。
无论现在的“纯爱文”已经被抽离成何等抽象的纸片人,同性尤其男男之爱到底含不含欲|望大家也懂得都懂,但在我的少年时代,男频种|马里的女人和女频言情里的女人对我而言都充斥着强烈的恐怖谷效应,耽美文的确给我带来一片放逐自我的精神栖息地。
好啦,避雷预警大概讲到这里,所以接下去我写的这个剧本可能对部分读者来说比较抽象,大家酌情食用哈[狗头叼玫瑰]
第103章 《葡萄》改编
所以《葡萄》的故事又有与以往相比更为独特的部分。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 各国局势混乱,当时民国政府对内歌舞升平,对外保守绥靖。日区作为港口特区, 情况更是复杂。
虽说“日出之地”本是明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但有明一朝苦倭患久矣。到嘉靖时期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差点被打到旧都,耽误忠孝帝君的养生大计。[1]
万历年间,决心扫除积弊、一雪前耻的开挂哥立志要成为十七世纪东半球最强碳基生物,亲政后主动敲碎“法先王”的思想钢印,背对着太和殿后冉冉升起的日光,发表“敢为天下先”[1]著名系列讲话。
之后其凭借灵活的思想觉悟,绑架满朝文武跟自己下海经商。
凭借自己的努力, 和亿点点臣民的筚路蓝缕, 成功倾吞马尼拉、殖民日韩, 将当时三角贸易市场扩张到日岛、朝岛、暹罗、琼洲,形成环大陆港口交易链,让大明成功赶上航海大发现的末班车,再次伟大。[2]
从此, 日岛成为三角贸易枢纽的战略要冲之地, 汉夷洋杂居, 科技进步的时代新风与“我祖祖辈辈都久沐皇恩”的归化相印成趣,等大明都亡了,此地依然凭借固执的历史惯性,自有其国情在。
加上民国政府晚期自身难保,鞭长莫及, 凡此种种复杂的政治生态加上前信息时代的羁縻难度, 形成当时颇为特殊的“民国政府、前殖民驻扎部队、驻夏使馆区”三不管政治。
那与之相应的, 就是豪族、黑|帮和侨民同乡会自治。
当然以上这部分,主要是以防万一,讲给一些可能的外星观众方便理解其社会背景。
书归正传。
文章开头的视角是一名叫尤里的名门女子,作者淡淡几笔,勾勒出其作为帮派元老家独女的生活状态。
尤里循规蹈矩,上过学,多才多艺,文静漂亮。长大后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社团中儒雅英俊,去过国外留学,据说还在华夏本洲大陆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