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5(1 / 2)

加入书签

两个寂寞的情感弱势者互相依靠。

“很多顺直男为什么能够在对男铜极度排斥的同时,却能轻易‘观赏’女铜。就是因为女铜的景观,不会引起他们的繁殖恐惧。

“甚至女铜双方,在他们眼中,都是自己潜在的性缘对象。哪怕那边已经如胶似漆,蜜里调油,天造地设,但自己多长一根,就是更有竞争优势。

“所以他们能够毫无障碍地去追求双方。在自己攻略成功前,女铜彼此在一起,恰好处于一个安全的留置区,她们彼此内部消化,总比被别人率先占据好吧。”

“而方可以不满足于这个答案,所以他进一步去挖掘《葡萄》的故事文本。

“尤里作为一个从小循规蹈矩、被父亲委托给丈夫,又被丈夫安排了一辈子的女人,通过观察丈夫和情人的互动,通过在常规生活中的被迫解离,她失去了原本的位置。而在重新找寻位置的过程中,她不知不觉把丈夫与情人之间的私情,当做了一个审美客体去观赏。

“一个从来都是审美客体的女人,通过观赏男人,重新获得了想象的自由和解释权,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主体性。

“她从这份怪异的孤独中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尤里后面要去主动找春奈。

“因为春奈是尤里能接触到的所有人中,主体性最强、最鲜活、最放肆、最模糊,最没办法被常规定义的存在。你可以看到,影片中所有涉及到春奈的镜头,画面都是鲜活的暖色调。

“在发现自己的‘不正常’之后,尤里环顾四周。她触手可及的社交圈内并不乏成熟长者,与自己同样境况的贵妇人也俯仰皆是。然而她选择了出走,去找只有一面之缘的春奈。

“或许这份自我早已存在,冥冥中她知道这条道路通往的答案。只是需要一个外力唤醒。”

“从小说文字中我们能够轻易感受到尤里丰富而抽离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没有自我呢?

“而电影受限于表现形式,它无法具备小说中那些丰富的内心剖白,方可以也没有选择直接粗暴地用叙述性旁白来展示。他用一连串充满暗示的镜头,通过尤里不动神色地观察、微妙的表情变化、各种色彩与音乐,来表达这一点。

“也所以这里设置了大量的镜面和玻璃。一方面这当然是为了方便尤里的窥探;另一方面,镜面的框选就像他人眼中的凝视。

“镜面中的世界是虚假的,是有偏差的,不是真的。这暗示了尤里从前一直处于被观察的处境;而此时,她反过来利用这些道具去观察别人,也在重新审视自己。”

“圣女与娼|妓在狭小的酒馆中相汇。

“不识风情的圣女来询问爱的答案,而退隐欢场的妓|女轻易地许诺出爱情。”

说到此处,Coco的话语中带出几分笑意: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小说中曾经保罗有一句内心剖白,说‘女人的智慧靠男人启发,正如小孩子的智慧靠老师启发一样。[2]’

“他的这句话本是表达对尤里的不屑,电影中没有拍出来,然而整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讲述了这个故事。

“正因受到保罗的启发,尤里发现了自我和爱。在找到新的爱人之后,尤里得寸进尺,开始想要自由。

“而阻挠她获得自由的第一步,就是丈夫的存在,他太碍事了。

“所以她要离开丈夫。”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