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 行事乖张,不循祖制(1 / 2)

加入书签

第101章 行事乖张,不循祖制

京城的夜,依旧深得像一潭化不开的浓墨,

风从皇城高大的角楼上吹过,带不起半点声响,却将寒意无孔不入地送进了内城每一座府邸的深处。

钱龙锡府中书房内,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在座几人脸上那如死灰般的寒气。

灯火摇曳,将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扭曲变形,宛如鬼魅。

除了钱龙锡,座上还有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翰林院掌院学士文震孟,以及几位在朝中极具分量的东林党核心人物。

这些人一脚,整个官场都要抖三抖,一篇文章,便能引得天下士子争相传颂。

可今夜,他们像是一群被猎人堵在洞里的狐狸,连喘息都带着恐惧的颤音。

压抑的沉默持续了不知多久,终究是被打破了。

少詹事钱士升猛地站起身,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在苍白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

「诸位大人!不能再等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江南血流成河,陈万年一家老小数百口人头滚滚,天子此举,与桀纣何异?这是在自掘国本!我等食君之禄,读圣贤之书,岂能坐视君王行此暴虐酷烈之政?」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前辈,眼中燃烧着理想主义的火焰。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乃祖宗定下之规矩。

如今陛下以暴力凌虐土绅,视我等清议如无物。明日早朝,恳请诸位与我一道联名上疏,死谏天子!以祖宗之法,以天下公义逼其收手!否则,江南之后便是京城!我等皆为鱼肉!」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荡气回肠。

若是放在天启朝,甚至万历朝,这番话足以点燃整个文官集团的怒火,形成一股足以让皇帝都感到头痛的巨大压力。

然而,此刻回应他的,只有更深沉的沉默。

钱谦益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滚烫的茶水溅在手背上,他却仿佛毫无知觉,只是低着头,看着茶叶在水中无力地沉浮。

「啪!」

一声脆响,打破了这令人室息的氛围。

钱龙锡将手中的青瓷茶杯狼狠地在地上,碎片四溅,他缓缓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里布满了血丝,以及钱士升从未见过混杂着恐惧与悲凉的暴怒。

「糊涂!你以为这还是万历..天启朝吗?」

他死死地盯着钱士升,一字一顿地说道:「你以为凭你几句圣贤书,几句祖宗之法,就能让陛下低头?你以为我们手中的笔,比得过他手中的刀快?」

钱士升被这股气势所,呐呐道:「大人,我等为国为民,纵死何憾?天子总要顾及天下悠悠之口」

「天下悠悠之口?」钱龙锡发出一声凄厉的乾笑,「在绝对的罪证面前,在锦衣卫的刀枪面前,天下悠悠之口,不过是个屁!」

他颤抖着从宽大的袖袍中,摸索着取出了一张摺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轻轻地放在了桌案上。

那是一张最普通不过的毛边纸,甚至有些泛黄。

在座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这张纸条牢牢吸住了。

钱龙锡用两根手指极其缓慢地将它展开,纸上甚至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只有几行用蝇头小楷写下的字:

「万历四十三年,苏州,德隆号,银三万两。」

「天启元年,松江府,瑞升魁,丝绸八百匹。」

「天启三年,杭州,济源当,田契七张。」

钱谦益的脸色「」地一下变得惨白,毫无血色,文震孟更是猛地向后一靠,若非椅子扶手,

几乎要瘫倒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