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 98:新瓶装旧酒(2 / 2)

加入书签

金陵电影厂的副厂长疑惑地重复了一遍:「王总,这是什麽说法?咱们拍的这不是三集电视剧吗?」

「问得好。」

王盛微微一笑,开始解释:「电视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电视播出制作的丶具备电影品质的节目。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电视业大发展,电视台需要一种比单集电视剧更长丶叙事更完整,但又比传统电影成本更低丶制作周期更快的节目形式来填充黄金时段。」

他简要介绍了电视电影在欧美的发展,特别是其标准时长,通常90-120分钟,含GG时间丶电影化制作标准以及社会影响力。

「大家想想看,」

王盛引导着众人的思路:「咱们这部《家和万事兴》,三集连播,总时长127分钟,是不是正好符合这个标准?

我们是用电影的团队丶电影的设备丶电影的制作流程拍出来的,其精良程度,远超普通电视剧。

但它又不是为了在电影院上映,天生就是为了在电视上放给千家万户看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抛出了核心观点:「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简单地当成一部『三集电视剧』去卖。我们要把它包装成一种更高级的节目形态——『电视电影』。」

「为什麽要叫电视电影?」王盛自问自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因为……有逼格!」

这个词略带俚语色彩,但结合王盛的语境和手势,在场的老江湖们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格调高丶档次足丶听起来就值钱!

或者说,是『新瓶装旧酒』,瓶子的档次上去了,那麽酒的价格自然也能上去。

「咱们宣传的时候,可以打出的旗号是,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

王盛加重了语气道:「『全国首部』,这是稀缺性;『贺岁』,这是应景性丶喜庆性;『电视电影』,这是品质和形态的保证。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吸引力是不是立刻就不一样了?」

他继续分析宣传策略:

突出「电影级品质」,强调由北影厂专业电影团队打造,赵苯山丶郭大等「电影级」笑星主演,画面丶音效丶表演均向电影看齐。

主打「合家欢」定位,针对春节期间家庭收视需求,强调其适合祖孙三代一同观看,笑声不断,温情满满。

利用「首部」概念造势,通过媒体预热,引发话题讨论,「电视电影」这个新名词本身就能引起好奇。

给电视台「排播」建议,可以建议电视台最好是在跨年之夜或春节黄金时段将其作为「特别节目」推出,而非普通剧集,提升其播出价值。

王盛条理清晰丶富有煽动力的讲解,让台下各位副厂长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来拿一部质量不错的电视剧回去推销,没想到王盛直接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层面。

这番操作,不仅提升了作品的卖点,更给了他们一个强有力的丶足以说服台里采购部门的「说法」。

「妙啊!真是太妙了!」峨影厂的副厂长忍不住击节赞叹:「电视电影!这个说法好!一下子就跟那些婆婆妈妈的电视剧区分开了!」

「王总这脑子是怎麽长的?」

津城厂的代表摇头感慨:「这麽一包装,我感觉这价钱至少能往上谈三成!」

「何止三成?要是台里认这个『首部』丶『电影级』的概念,翻一番都有可能!」珠影厂的副厂长兴奋地搓着手。

众人看向王盛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欣赏,更带着几分看待「妖孽」般的惊叹。

这小子,不仅会搞创作丶懂市场,连营销包装都玩得如此炉火纯青,简直是为这个行业而生的!

韩三坪坐在台上,看着王盛侃侃而谈,镇住全场,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欣慰与自豪的笑容,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们北影厂出来的俊后生!」

他与有荣焉地微微颔首,对联盟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看片会暨营销策划会圆满结束。

韩三坪做了简短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厂代表回去后立即行动,务必在年底前敲定播出事宜。

会后,各厂代表从会务组那里领取了用于提供给电视台审看的Betacam SP录像带,这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视台播出和交换节目的标准专业磁带格式,画质远高于VHS。

每份带子都附上了精心准备的宣传稿,重点突出了「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的全新定位。

副厂长们揣着录像带和满满的信心,纷纷与韩三坪丶王盛握手道别,迫不及待地返回各自属地……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