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 2)
抚顺移民潮的第一个高峰就是苏联援华,156个项目有8个在抚顺,还有118个配套厂矿,几年间抚顺来了一百多万人。那拨人来的时候都二三十岁,这会都七八十了。人的凋零,极其迅速,一个老工人小区,每周都有白事丧棚。
张德旭还没想明白,说:“这能行吗?天天耗在这,万一没啥活儿,这孩子营养、用药,咋办?”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i????ü???ě?n?2??????5?????????则?为?山?寨?佔?点
窦丽萍说:“这买卖好,快销,比矿泉水和烟酒还快销。矿泉水饮料几分利?五分利。烟几分利?一分利。酒几分利?三分利。这个几分利?全是利。你见过办丧事砍价的吗?怎么的,想要批发价啊?来几个骨灰盒?”
第10章
1998年国企改革,抚顺除了核心的钢铁企业、石油加工厂,其他产业链的一系列配套工厂都要面临减产分流甚至破产重组。啥叫破产重组?在工人的眼里,不觉得这是厂子浴火重生了,而是这里面怎么没我什么事了,凭啥让我买断工龄走人?这厂子既不是全民所有,又不是集体所有,变成个人所有了?
其实也好理解,你的厂子里都是全民工人,一个月活儿不怎么好好干,福利还高,用人成本多少钱?抚顺冬天那么冷,厂房供暖一年多少钱?你这里生产的元件还要运输到南方产业密集区,这运输费用多少钱?你的产品迭代速度慢,人员流动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时间成本多少钱?
所以,你不破产重组天理不容。
这时候机械厂有一个高级工程师老段,女的,五十多岁,被总经理绕过,把厂子所有制改革了。她肯定不高兴,就跟总经理大会小会掐架,最后直接指着鼻子骂。总经理也聪明,找人带老段的儿子出去喝酒玩乐,做局让警察给抓了。老段儿子煤炭研究所的工作因被开除弄丢了,老段的脸也没地方搁,在家对着墙坐了一个礼拜。
老太太写了几十页的上访材料,从市政府到市委再到省国资委,一级一级告状。一开始大家都挺认真,这股份制改革在当时可是敏感话题,健力宝的老总不就因为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被整进去了。可一接待发现,这案子没法接,一个濒临破产的工厂,你怎么给它作价?资产价格怎么核定?你说值三千万,人家资方说就值五百万,你一没流水二没技术,就剩下产业工人和车床厂房,这个估值只要不是按废铜烂铁的价格走,都在谈判合理范围内。至于在这个合理范围内,有多少利益输送,那就要讲证据了。但是就算有问题,要立案,你也得回你们抚顺地方上去找审计部门审核。
老段拿着材料又回到抚顺市政府,市政府说国有企业就这么个形势,常年亏损,养着几千人,现在走的就是不良资产的价格转制。你要是觉得有冤屈,你可以去省里告。我们不能随便立案,这一立案转制受影响,几千工人还有几千退休工人怎么办?社保拿什么钱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