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2 / 2)

加入书签

没过几分钟,匠悠便看到杰瑞科在玫莉的那个摊位上也挂上了一枚分店的营业执照。

“诶嘿!效率真高!”匠悠喜滋滋地道,她都以为安德雷会忘了这事呢,没想到人不声不响地就给办好了!真靠谱!

——只不过……

她有些疑惑地歪了歪白骨脑袋:之前安德雷不是说温彻斯特文书主簿是男爵的亲信吗?怎么一个下午过去,两个人的关系似乎变好了一些?

这个念头只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便湮没在了叮当作响的银币声中。银币落入收银机时,撞击在一起发出的清脆悠长的声音是那么悦耳,匠悠越听越爱听,怎么也听不腻。

——那些纷纷扰扰、勾心斗角的官场人际关系,就让骑士自己去烦恼吧!对匠悠而言,眼前的进账可比谁与谁亲睦来得重要的多。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散发着愉快的魂火甜香;夜风逐渐带走傍晚的余温,送来一阵阵清凉;银币与觥筹交错奏响出欢快的小曲,矮人们唱响粗犷的乡土调子,时不时还有塞壬们兴致大发引吭高歌……

匠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觉得这才是异世界正确的打开方式。

今晚的营业没有被居心叵测的人打扰,只有两伙喝醉的矮人一言不合差点干架,被杰瑞科撵出了摊位。

夜已深,闹腾的集市随着客人们的逐渐散去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匠悠照例拾掇了一下剩余的食材,做起了员工餐。

今天晚上的卤味双拼和小龙虾一样受欢迎。玫莉的厨艺挺不错,不但学得快,记得也牢,一晚上的小龙虾都保持着极其优良的出品质量,甚至随着熟练度的不断提升,烹饪的速度还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不过,匠悠也发现了,玫莉做菜时十分精细,就连调料都要用小天平仔细称量过,严谨的就像德国人搞化学——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匠悠知道许多外国人或中餐初学者都闹不明白‘适量’的意思,他们宁愿把调料标准化、定量化,反正味道大差不差,成品质量有所保证。

毕竟中餐不像西式烘焙。西式烘焙的所有配方都必须精细到克与毫升,稍有改动就会造成物理、化学上的反应失败,从而导致发酵不成功,蛋白、奶油无法打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中餐则讲究一个适度调整。配方自然还是有的,比如说一斤面配一斤水,一斤豆配一斤盐……大方向确定了,细节的部分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原料的变化和厨子、食客的口味进行微调。

要想做出真正的美味,还需要厨师常年的经验判断与随机应变。

就拿最基本的和面来说,新手总会遇到完全按照配方进行、面团却要么干了要么稀了的诡异情况。这实际上是因为面粉的吸水性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按照老祖宗的古训:‘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对于老厨师来说是精细的微调,对于新手来说则有可能一盆面变两盆,面团变成疙瘩汤……最终成品与预期天差地别。但匠悠觉得,只要味道调的好,疙瘩汤也挺好吃的。

玫莉学过厨,但在中餐上仍是一个彻底的新手,她不擅长自己调整配方,却很适合复现匠悠教给她的菜肴。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确是很适合分店的主厨人才。分店只需要稳定输出,而不需要今天的小龙虾好吃到爆、明天的小龙虾难吃到炸,一天一个惊吓。

反正匠悠也不需要玫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