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1 / 2)
0章
扶苏哪里?知道, 欧阳修为了自己的名声所留的后手,宛如一碗滚烫的热油,让原本?就因为神童出现而躁动不安的汴京, 彻底炸开了锅。
自晏殊十四岁入仕以?来, 世人皆以?神童名声为青云直上?的捷径。弄虚作假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才实?学就像是衣服兜里?的锥子, 只要有, 就不可能藏得住。沽名钓誉之辈往往能欺瞒一时,但很快就因某个契机被无情地戳破。
世人原以?为, 赵宗肃就是这样的人。
毕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太过可疑了。年龄、师承、以?及和?今科主?考官沾亲带故的关系……浑身朝堂上?, 新?政的反对派保守党们, 以?吕夷简、王拱辰等人为首,都觉得这是个拉欧阳修下马的绝好机会, 在民?间的舆论中煽风点火、添油加醋。
他们原本?打算等风声再大一点,台谏的人风闻状告于上?之后, 立刻打蛇随棍上?。谁知道欧阳修早在开卷定?名次的那天, 就预料到今天的光景。根本?没给他们机会, 自己把赵宗肃的卷子公开了来。
除了解元以?外,一同公开的还有范纯仁、晏几道等仕宦子弟的文章。好巧不巧,当中还有个吕夷简家的子侄, 擦着最?后几名过了秋闱的录取线。欧阳修表面上?说?, 是为了自证清白。但谁都知道, 这几个人的文章一展出来,那位吕姓的考生自然而然变成了对照组。
吕夷简:“……”
无妄之灾啊这是。
他家里?子弟的水平,他的心里?清楚——能上?榜末就是欧阳修秉公判卷的结果了。要不然欧阳修和?他的政敌的身份, 给这人判个“落榜”也没什么问题。
真正让他惊讶,还让全汴京看热闹之人惊讶的,还是解元赵宗肃贴出来的文章。第?一日,欧阳修府邸的大门?前人头攒动,第?二日,全汴京城所有的质疑声都消失无踪了。
蒙上?试卷的名字,但凡有点文章鉴赏能力的读书人,都知道谁该成为解元。能在时间紧凑的考场上?,提出一个治国策级别的良策,还有理有据、论证翔实?,试问当今大宋有几人能做到?
远超第?二名,乃至后来者太多了。
也有被打脸后仍忿然不平的人抱怨:“也不看他老师是谁,又在哪上?学?说?不定?是他老师私下教导他的呢。”
此言一出,立刻被人怼了回去:“你是不是嫉妒了?就你这样,就算告诉你了又如何?你能在考场上?写出来哪怕这篇文章的一二?”
“你是说?范公、梅博士他们都是傻子,有治国的良策自己不上?书官家,给自己增添政绩,留着给四岁的小弟子用了是吧?”
舆论在大旱之后又变成了大涝,溢美之词蜂拥而至,人人都想一睹这位四岁小神童到底是何等风采。
他们日盼夜盼,也没盼到解元公的流水席开办的消息,连借机蹭一杯酒、一睹真容的机会都没有。有好事者、或是见扶苏有真才实?学有意结交的人,又找上?了国子监。
可无论登门?了多少次,见到的只有杨安国或梅尧臣的,前者春风满面、后者不近人情,传达的意思却?十分相似:不好意思,解元公最?近在备战春闱,无暇见客。
哦?你说?你家里?有人做官?不好意思,赵小郎的师父还是枢密使呢。不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