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2 / 2)
说?了不见,就算是官家也不见!
登门?者吃了个闭门?羹,赵小郎的名声却?因此更好了。都说?骄兵必败,四岁幼子,心性?如何还要打个问号。但不为名声所累,甚至能居安思危,愈发令人期待起他的春季赛。
除此以?外,濮王府被屡屡登门?拜访,但扶苏又不在赵允让的府上?,他只好命人闭门?谢客,就连旁人对他夫妇二人的褒奖赞美都不愿意听——搞笑呢,这么优秀的儿子又不是他养的,要夸去垂拱殿、坤宁宫门?外夸去吧!
唉,话说?回来,这么优秀的儿子,又为什么不是他亲生的呢?
濮王赵允让在见缝插针的赞美声中,悄然带上?了痛苦面具。
官家知道了,不知道该有多么得意吧?
……官家不知道。
还是反对派的保守党们在作祟。之前他们有意派人煽动士人民?间的舆论,渲染起了“黑箱操作”的传闻。结果,被欧阳修一手狠辣的釜底抽薪之后,反而做贼心虚了起来。
本?朝一向重视科举取士之道,三?五不时的就要新?增法令,以?保证科举的公平。
官家倘若知道,民间有人质疑科举考试的公平,但主?考官又自证了清白,必会派人彻查下去,一定?会追查到他们的身上?去。吕夷简、王拱辰等人又捏着鼻子,主?动遮掩了起来。
而梅尧臣、杨安国等人又知晓扶苏性格喜静,自身品性?又高洁,更不会得势便猖狂。他们心里也有数:以赵小郎、赵小解元的才学,迟早会在后面的考试中崭露头角。
到时候,让官家亲眼见到四岁的小天才,那种被震撼洗练后所生的爱才之心,比什么夸张的传言都有用得多。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扶苏的名声只在民间传得响亮,并?未飞入禁中之中。他的家信中收获的,也只有老父亲对他心大了、不爱回家了的抱怨(曹皇后在某日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里?),还有一封封前线大捷的战报。
没错,宣抚使狄青的南下平叛很成功,很有效率。就算提前知道结果的扶苏,看到战报也忍不住开心了起来。
他原本?只是西北的一个中层军官,第?一次领兵高达二十万人,却?丝毫没有自矜自傲、或者不知所措。用手段飞快树立起军中的威信之后,就开始对付侬智高了。
他采取了“声东击西”之策,使侬智高错判了宋军的动向。侬智高一朝起势,云从四应,本?就飘飘然不已。又通过斥候打听到,对面宋军的主?帅主?帅是个名不见经?传之人,更不把狄青放在眼里?。于是在轻敌之中,他在昆仑关设下的防线被狄青轻松突破。狄青乘胜追击,最?终在归仁铺的决战中,冲散了侬智高的侧边部队,收复了丢失的宋土。
而侬智高,则在兵败之后逃往了交趾李朝,试图复刻当初的成功东山再起。狄青直接派一支精锐部队,孤军深入了交趾李朝,亲自把遁逃侬智高捉拿回来。很可惜在路上?,此人就想了个办法趁着守备不注意自杀了。
当扶苏看到这一份大捷的战报时,倏然站了起来。不是为了侬智高意外之死,而是因为他遁逃的路线。
在原本?的历史上?,侬智高逃跑的方向并?不是交趾的李朝,而是大理。大理的国君一向与宋交好,不想惹事,立刻派人杀了侬智高,首级送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