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声来了。

“哦。”

“也不要问别人这个词什么意思。”

“嗯嗯。”

多年以?后,张载再回忆起这件事时?,忍不住会心一笑, 将之写入自己的笔记当中。与此同时?, 仁宗永远不会明白, 为什么他接见肃儿的朋友,关学大儒张先生时?,后者会用那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他做错了什么吗?

不过, 那都是后话了。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一篇充满了说好听?点叫“浪漫”,说难听?点叫“意淫”的神话故事,能不能出现在他们的文集里?。

这可?难办了。

扶苏摸着下巴,摇了摇头:“可?惜,和其他的文风不兼容啊……”

张载却奇道:“可?惜?三?元郎觉得,可?惜在何处?”

他是个性情板直的正经人,一眼能看穿书生的心思,自然很看不上眼。但他只是个被委托的编辑,涉及到?文章入选原则的大事,当然要找主办方了。但张载原以?为,赵小三?元也会批评一通,最终以?罢选收尾的。

他把文章再度握在手中,反复读了几遍,到?底有哪里?惹得三?元郎另眼相看呢?

“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呀。”扶苏说。

“比如汴京街市的瓦舍勾栏。”他又指了指自己:“还有像我这么大的小孩儿。肯定都爱听?这故事得不得了。”

张载沉默了一下:“您说得在理。”

书生的小心思固然藏不住,但故事本?身十分有浪漫色彩,正是百姓最津津乐道的。

“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另起炉灶,这篇便不放入文集里?了。我们把它稍微改编一下,当成个话本?子投入勾栏,在百姓当中宣传一番呢。”

扶苏一边思考一边托着下巴,陷入了自己的头脑风暴中。过了一会儿,他恍然发现自己冷落了张载:“抱歉,子厚兄,方才是我入神了。”

张载摇了摇头:“没?有,其实?我也在思考您方才说的话。实?在让我受益良多。”

“是我的眼界窄了,一听?到?著书立说,就以?为不该让下里?巴人的文字辱没?了格调。实?则舍本?逐末,忘了文集一开始是为了泽被百姓而作。这厚厚的一沓,未必有方才一篇管用。”

扶苏:“……倒也不必什么都反思吧。”

他刚要张嘴,两道声音凭空响起。

“小心把赵小郎给夸爽咯。”

“子厚兄,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扶苏和张载齐齐向声音的源头看去?,只见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推门而入。

扶苏:“你?们怎么来了?”

张载迟疑了片刻:“纯仁兄,还有这位是……?”

范纯仁和张载,后者曾受过范仲淹的指点,两人又年龄相近,自然熟识。范纯仁便主动担当起介绍的职责来:“神童榜上另一位有名者,父子同登科的当事人,苏轼是也。”

苏轼也大大方方拱手:“张兄,我字子瞻,你?唤我子瞻就好。”

扶苏“咦”了一声:“你怎么有字了?”还和历史上一模一样?。

苏轼:“当然是因为马上要做官,方便别人称呼,让我阿爹给我取了一个。我还奇怪你?怎么没?有呢。哦对,你?不用,干脆你的字就叫‘三元’算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叫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