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人性尽失,神性尽显(5k)(1 / 2)

加入书签

第230章 人性尽失,神性尽显(5k)

看着眼前这黑压压一片的修士。

那白素衣袍的主人只是挑了挑黛眉,并未说话。

可正是这般无言的沉默,反倒最是磨人。

先前那批气势汹汹丶恨不得踏平此地的修士,早已没了最初的盛气,发觉逃脱无望后,脊背无不自觉地佝偻在地;便是后赶来欲要「护道」的几人,也早已心头发苦,指尖发颤。

他们不敢抬头去看那素白衣袍主人的神色,只暗地里飞快交换了几个眼色,眼底满是惶惑与无措——

他们即想不明白为何会在此间遇上这位,更是不知道要如何开口继续。

只能暗自庆幸还好他们不是来捡漏的。

可这庆幸刚在心头绕了半圈,几人又是猛地心头一沉,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不对!道家一脉与这位素来不合,怎麽会有一位辈分极高的余位老祖,专程从祖庭动身,跨域来此救人?

要知道在如今这光景,那可不仅仅是横跨他天这麽简单!

个中困阻还有对应靡费,乃至于这位老祖要损耗的道行他们仅仅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再联系上此前还有一位大菩萨特意在葬天凶地破开了最难的『一』.

这到底是怎麽回事?

是儒释道三教早已在暗中商议妥当,才联手摆出这等阵仗?

还是佛道两家各自而动,故意瞒着文庙行事?

若是前者那还好说,若是后者文庙为何坐视至今?

越往下琢磨,几人越觉心头发寒。眼前这摊浑水,远比他们最初设想的要深得多,里头藏着的弯弯绕绕,他们如今是一点也看不明白。

最终,他们只能唉叹一句:

『若早点知道今日守在此间的是这位,我等断然不敢过来啊!』

看不懂的浑水,千万别蹚——这道理,从凡尘市井里为生计奔波的贩夫走卒,到九天之上执掌万千的仙佛神魔,谁不明白?

犹豫许久,移花福地来人斟酌片刻后,方才低伏身子壮着胆子开口道:

「小妖谨代移花福地,叩贺上神提前横渡此劫!上神许是还有印象——当年大劫未起时,我家姥姥在大岁之上,曾亲手奉上一枚凝结了我移花福地百年灵韵的七彩如意与您!」

那素白衣袍的主人亦是将那双清冷的眸子跟着看了过来,只消一眼,便让几人愈发低头。

「嗯。」清冷的声音响起,却没什麽起伏,「想起来了,那条小蛇,是吧?」

对此,谁都不敢接话——要知道,移花福地在各大洞天福地中素来排得上名号,是公认的仙家圣地,而非寻常小派。

便是那位被称作「小蛇」的移花姥姥,亦是修为深不可测的大能,当年她得道飞升之际,不过是循着心中畅快,在山川间随意踏了一圈,竟硬生生为后世撞开了一条贯通南北丶名为「九转十八弯」的大渎水道。

此后千年,沿岸生灵皆受其灌溉之利,便是好些大宗老祖,见了姥姥也要恭恭敬敬称一声「前辈」。

可在这位上神口中,竟只落得一句「小蛇」,偏偏他们连半分反驳的念头都不敢有。

尤其是那开口的小妖更是喜极而泣,上神居然还记得!

她连忙伏得更低,额头几乎要触到地面,声音带着哭腔却难掩激动:

「正是我家姥姥!小妖万万不敢奢望上神竟还记得此事,这就替我家姥姥,给上神叩谢恩典!」

昔年姥姥执意要取移花福地百年气运丶凝练百年灵气铸造那枚七彩如意时,族中长老无一人赞同,连她自己也暗自觉得不妥。

放眼当年给上神送礼的势力,哪个不是手捧上古重宝丶献上千年底蕴?

姥姥这枚如意纵算灵气精纯,也顶多算「上佳」,离「顶流」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怎麽可能入得了上神的法眼?

她那时还暗忖,姥姥此举怕是要自讨没趣,平白浪费了福地百年气运。

可眼下——时隔这麽多年,历经大劫动荡,天地格局怕是都变了几轮,上神竟还记得这件事!

『姥姥,我错怪您了,您是对的啊!』

这小妖此刻简直眼泪汪汪。

怎料,还没等高兴多久,就听见上神道了句:

「那枚如意,我并无印象。唯独记得,那条小蛇未开灵智时,曾蜷在我一座神庙的角落,默默拜了些时日。见它懵懵懂懂,却又存了几分向道之心,便摘了枚朱果予它。」

『哎?!还有这层因果?』

这话一出来,别说那小妖了,就连其馀几家都是一阵错愕。

这般隐秘的过往,别说他们这些局外人闻所未闻,恐怕连移花姥姥自己,都未必知晓。

否则以移花福地的心思,早该借着这层渊源,设法攀附上这位大神的船了。

没等细想,却见那位素来以清冷不近闻名的上神,竟忽然动了神色。

她唇角微弯,那抹笑意淡如云巅偶然掠过的微光,转瞬便可能消散,却实实在在破了素来的疏离:

「这件事我本没有放在心上,今日,那小蛇却是能派你过来护持于他,也算这段微末因果,终究落了个妥帖归宿。」

这从未预想的一幕,直教在场几人都愣在原地,满心皆是措手不及的错愕。这份震惊,竟比在此地遇见这位上神本身,还要更甚几分。

毕竟这位上神的神庙遍布四海八荒,纵然如今更可能是在三十六天之内,但在文庙地界遇见了,也不算太过匪夷所思。

可她这般主动开口,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才是真正打破了所有人的认知。

几人于此分外好奇究竟发生了什麽,甚至他们隐隐觉得今日能否安然归去,乃至于攀上点关系,可能都在此处了!

只是怎麽开口才能切入要害呢?

——

西南几人纷纷扰扰,旁余之处,也是纷纷扰扰。

只是各自纷扰的症结,略有不同。

此间有一大泽,名为忘川。曾有一位凡俗帝王,不甘功绩止于疆土,竟耗十年心力,徵调万千工匠,铸就了一支空前绝后的宝船船队。

意图横渡忘川,全他威名功绩。

可远航三年,都远远未见彼岸,正欲放弃之时,却于轻雾之中,得窥一座恢宏大殿!

此殿之大,闻所未闻。其壁之高,好似山岳。

船队主官望着那殿宇,一口断定这便是传说中的天宫。

他急着求见仙神丶为君王求一份「仙缘功绩」,当即把船队拆作两翼:左队沿宫墙向东,右队沿宫墙向西,只求寻到那入殿的仙门。

可一连半月,无论那边都还是见不到头。

无奈之下,只得死心返航。

此后岁月流转,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几乎每一代帝王都曾效仿前人,求问仙宫。

只是再无一人可见此间!

至此便再无凡俗想过横渡之事,更称其为痴心妄想。

而如今在忘川深处,这片常年弥漫着青雾的水泽深处,半座神殿正随浪涛沉浮。

数道大阵层层迭迭的落在神殿之外,一眼望去都是无数机傀在忙前忙后维系大阵。

更令人心惊的是阵眼周遭分立的上百道身影。那皆是放在往昔能开宗立派丶威压一域的大修!

他们此刻或盘膝坐于礁石,或立在浪尖,周身灵光因过度催动法力而微微颤栗,掌心皆按在阵眼枢纽处,以自身精血为引,硬生生镇住阵中翻涌的紊乱灵气。

在场诸人,无人不知此举代价之重——这般强行干涉天机的动作,必会引动天宪反噬,轻则修为一朝尽丧,重则肉身神魂当场崩解。

可纵是这般凶险,殿外上百位大修竟无一人有半分退意。

忽有一道温润光晕自天际悄然扫过,原本屏气凝神的众人只觉呼吸骤然一松,眼底齐齐掠过亮色——是有人再度撬动了大世的根基!

这般看来,他们莫非真要成了?

念头刚起,天际便骤然掠过十几道璀璨遁光,直扑神殿而来。紧随其后,无数玄妙法光倾泻而下,将笼罩在神殿之外的数道大阵,加固得愈发牢不可破。

众人心头一松,忙不迭收了功,盘膝坐地调息起来。

这三年水磨工夫,为此折损的同道早已不计其数,可众人依旧前仆后继丶轮替值守——赌的,便是这最后一步的一飞冲天,功成不朽。

原本都以为,还要再填进去不知多少人命,方能窥见一丝希望,却没料到,今日竟得了这般天大的便利。

大世根基既已提前撬动,那些境界更深的老前辈们,便能从天宪的压制中腾出手来。这般一来,大业何愁不成!

待那十几道遁光落定,一道苍老而厚重的声音便在半空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