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232【长思量】(2 / 2)
如今众人从程兆麟口中听到国色天香四字,顿时都来了兴致,让他赶紧述说详情。
程兆麟便将扬州那位女神医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然后对宁珩之说道:「元辅,这是蒋总督派人送来的消息,此事并非凭空捏造,即便不能藉此对薛淮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但是多多少少可以影响陛下对他的观感。」
在众人的注视之中,宁珩之端起案上温热的雨前龙井,看着清澈茶汤里一根缓缓沉落的细毫,徐徐道:「蒋济舟想让你手下的御史以此事弹劾薛淮?」
程兆麟言简意赅地应道:「是。」
「若本辅没有记错,去年两淮盐案一众主犯的头颅还挂在扬州的城楼上吧?」
宁珩之嘴角扯起微讽的弧度,压下心中那抹失望,看着众人说道:「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薛淮之所以能破获两淮盐案,除了薛明章和沈望留给他的底牌,最大的仰仗便是靖安司的人手。蒋济舟在漕运衙门那座金山上坐得太久,他不记得靖安司的厉害倒也罢了,你们怎能忽略呢?」
程兆麟很快反应过来,愧然道:「元辅恕罪,是下官鲁莽了。」
卫铮等人皆被宁珩之一言点醒。
以靖安司和扬州府衙的联系之紧密,薛淮在官邸里金屋藏娇这件事连蒋济舟都瞒不住,如何能瞒住那些靖安司的密探?
无论薛淮是出于怎样的缘由做下此事,靖安司必然会知晓,也就意味着天子早已收到密报。
而以薛淮展现出来的城府心机,他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他依旧这样做了,说明他有充足的理由,或许他早就将此事的原委密奏天子。
这个时候都察院的御史若是冒然弹劾,只怕素来多疑的天子会将他们视作狼狈为奸之辈。
宁珩之点到即止,心中的失望却越来越浓。
他不禁想起在河东老家赋闲的薛明纶。
当初薛明纶因为工部窝案遭天子厌弃,但在宁珩之看来这是因为沈望的手段过于凌厉,而且天子刚好要拿一位重臣来对宁党开刀,薛明纶是恰巧撞在刀口上。
相较卫铮等人,薛明纶至少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半年来宁珩之也曾试探过天子,看看能否为薛明纶找到复起的机会,只是天子一直没有松口,宁珩之也不敢冒进。
如今看来,他得帮薛明纶创造一个机遇,眼前这些人敲敲边鼓还算合格,谋财敛权更是个中好手,但指望他们去应对沈望入阁之后的挑战,多半会溃不成军,而薛明纶经历过那次的挫败,再加上这两年的沉淀,想必不会再轻易被沈望算计。
书房内的气氛几近凝滞。
宁珩之看着神情沉肃的众人,放下茶盏轻叹一声,放缓语气道:「关于沈望入阁之事,你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沈望一人身上。」
卫铮当即恭敬地说道:「请元辅赐教。」
宁珩之道:「你们仔细想想,陛下为何忽然要提拔沈望入阁?」
赵文泰留意着宁珩之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斗胆试言,是因为欧阳次辅和孙阁老插手春闱,从而引得陛下震怒,这才调整内阁大学士的人选?」
「这只是表象。」
宁珩之没有过多提及已经乞骸骨的孙炎和独木难支的欧阳晦,缓缓道:「对于陛下而言,沈望是否入阁其实没有那麽重要,工部也好礼部也罢,乃至权柄最重的吏部,沈望都能完成陛下交待的重任。简而言之,陛下对于朝堂的掌控力依旧强大,他让沈望入阁并非是为了对付我。」
这番话令众人如坠云中。
他们一直觉得天子扶持欧阳晦是为了和宁珩之打擂台,如今欧阳晦老迈不堪用,便重新给宁珩之树立沈望这个远远强过欧阳晦的新对手,以免宁党在朝中一家独大。
宁珩之看着众人的反应,微微摇头道:「看来你们这几年是被荣华富贵迷花了眼,本辅早就对你们说过,朝中从来没有宁党之说,纵然有也只是帝党。」
众人悚然一惊。
「转过弯来了?」
宁珩之神情复杂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说到底,陛下让沈望入阁不为当下,而是着眼将来,为的是……陛下百年之后,新君继位之后的朝堂格局。」
「我已年近六旬,必然会走在陛下前面,陛下又何必浪费精力去对付一个将死之人?」
「故此,沈望入阁并非是他大权在握的起点,相反他注定会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在内阁的值房里苦熬资历。」
「你们从现在开始不要执着于对付沈望和薛淮这对师徒,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弄清楚……」
「谁才是陛下真正属意的后继之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