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广交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 / 2)

加入书签

可惜的是,现在没有树脂期货这类金融工具能对冲风险,否则我们的压力也要小一些。」

方文山站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确实如此。目前全球都没有塑料原料的期货产品。

石化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完全要靠现货采购和长期协议来消化。」

他翻开手中的笔记本,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说道:「我查过纽约和伦敦的商品交易所,目前只有金属和农产品有期货合约。

塑料原料这种工业中间产品,还没有金融对冲工具。

目前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加大现货采购建立安全库存,或者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锁价协议。

但这两种方式都会大量占用流动资金。」

「特别是现在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方文山补充道,「供应商都不愿意签长期固定价格合同。

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原油价格+加工费」的浮动定价模式,把风险全部转嫁给下游企业。」

陈秉文听完方文山的汇报,眉头微皱。

「这种浮动定价模式对我们太不利了。

既然供应商要把风险全部转嫁给我们,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分散风险。」

听到港岛三家PET瓶供应商提高价格的时候,陈秉文不是没想过向内地化工厂求购。

可是这个念头只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就熄灭了。

PET的中文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1941年由英国科学家研究发明的一种聚酯树脂聚合物。

1973年杜邦公司的工程师将其应用到饮料瓶上。

而正式商业化,则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在1978年推出的PET瓶装可乐。

这两大巨头凭藉PET瓶轻便丶不易破碎的特性,率先在北美市场掀起包装革命,彻底改变了碳酸饮料的流通格局。

而此时内地,既没有一条食品级PET树脂生产线,又缺乏制造瓶子的设备。

甚至连相关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都没有,想要生产PET瓶,根本无从下手。

想要解决PET瓶价格上涨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这样,你立即做两件事:第一,让凌佩仪在日本当地寻找PET瓶吹瓶厂。

既然原油价格和运输成本都在涨,我们就地生产PET瓶能省下不少运费和关税。」

「第二,」陈秉文思索片刻,开口说道,「启动与这三家供应商的长期合约谈判。

虽然他们倾向浮动定价,但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以当前油价为基准,设置价格调整区间。

油价波动在一定范围内由我们承担,超出部分再由双方分摊。「

方文山接话道,「这个方案可能会比纯浮动定价更有优势。

不过,我们需要先做详细的成本测算。」

「尽快完成成本测算。」

陈秉文点点头,吩咐道。

「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方文山转身急匆匆的离开。

方文山离开后,陈秉文刚拿起PET瓶成本报告,准备仔细看看。

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喂,我是陈秉文。」

「陈生,下午好,我是华润的李国伟。」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经理,你好。」陈秉文微微有些意外。

「没打扰你吧?」电话里,李国伟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热络。

「没有,正看文件。李经理有事?」

「是这样,」李国伟笑道,「我们华润本周末在富丽华酒店办个自助酒会,算是为下个月的春季广交会提前暖场,联络下感情。

请了不少本港工商界的朋友,食品丶纺织丶电子丶玩具各行业都有。

陈生如今是食品业翘楚,务必赏光啊。」

陈秉文心中一动。

华润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但他更看重的,是这场酒会背后所代表的丶进入内地市场的巨大契机。

而这一切的核心钥匙,便是广交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自1957年春季创办于广州以来,便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和晴雨表。

广交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质出口商品,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商人。

对于意图进入内地市场或寻找内地供应源的港商丶外商来说,广交会是建立高层级关系的绝佳场合。

华润作为主办协办单位之一,其组织的会前酒会,更是提前筛选丶对接资源的高端平台。

李国伟此时邀请,并特意提到「为春季广交会暖场」,其深层含义不言而喻。

况且,这种场合也能结识港岛工商界人士,为后续发展打下人脉基础。

于是,陈秉文爽快的答应下来:「李经理亲自邀请,我一定到。具体什麽时间?」

「周五晚七点。请柬我下午派人送过去。」

「好,多谢。」

李国伟顿了顿,意有所指的又加了一句:「对了,陈生,王建军先生那天可能也会过来。」

陈秉文立刻明白了。

这不仅是联谊,或许还有别的深意。

他不动声色的回应道:「那真是太好了,有一阵子没见到王先生了。」

「那就说定了。周五见。」

「周五见。」

放下电话,陈秉文微微有些出神。

李国伟最后那句看似随意的补充,在他脑海里反覆回响。

华润在港岛的酒会,王建军这个身份的人物露面,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号。

而且,此时西南边陲,十几万官兵正在暴打南越猴子。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王建军来到港岛,不得不让陈秉文浮想联翩。

他靠在椅背上,脑海中试图将各种碎片信息拼凑起来:西南的战事丶华润的酒会丶王建军南下丶以及李国伟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提醒

这几件事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