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174:剧本定调,名捕出世(2 / 2)

加入书签

李囯立导演率先开口,他普通话带着明显的港味,但表达清晰:「赵老师团队的思路很清晰,人物先行,这点我非常同意。

港岛拍武侠剧,很多时候也是靠鲜明的人物留住观众。不过,」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我担心的是节奏。内地剧集通常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传统章回体的方式,一个案子拖好几集,恐怕会流失年轻观众。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借鉴一些美剧或日剧的节奏,比如一集解决一个小危机,两三集处理一个完整案件,同时埋下主线伏笔?确保每集都有钩子,让观众有追下去的动力。」

蔡怡浓也补充道:「李导说的节奏问题很重要。另外就是情感线的处理。原着中感情戏份相对含蓄,但电视剧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对情感共鸣的需求很高。

我们是否需要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适当强化一些情感冲突和暧昧互动?比如冷血和楚离陌的相识相知过程,可以更细腻一些?当然,尺度要把握好,不能变成狗血言情剧。」

武侠组的一位年轻编剧忍不住插话:「李导,蔡制片,关于节奏,我们其实有考虑。我们设计的单元案件,基本控制在2-3集内解决,并且每个案件都与主线人物的成长或主线阴谋的推进有所关联。

比如第一个单元『铜钱案』,看似是普通的江湖仇杀,实则牵扯出伪造官银的线索,背后隐约有蔡京的影子,同时也藉此引出了追命的过往。」

另一位老编剧则对情感线持谨慎态度:「适当强化可以,但必须符合人物性格。无情因其经历,情感是内敛甚至封闭的,突然给他加很多感情戏,容易崩人设。冷血的感情更应该是从无到有丶缓慢升温的过程,突兀的强化反而失真。」

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双方就剧本的节奏把控丶情感戏份的浓淡丶某些关键情节(如「逆水寒」中顾惜朝与戚少商的恩怨如何融入)的处理方式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偶尔也会有观点的碰撞。

王盛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关键点。

他看得出,李囯立和港岛团队带来的商业化丶类型化叙事经验,与内地编剧对原着底蕴和人物内涵的坚持,正在产生有益的化学反应。

这种碰撞,正是他想要的。

争论暂告一段落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王盛身上,等待他最终定调。

王盛合上笔记本,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刚才的讨论很好,既有共识,也有值得深入思考的碰撞。我都听到了。现在,我综合大家的意见,明确几点,作为我们《四大名捕》剧版创作的铁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第一,人物是魂,决不能动。无情丶铁手丶追命丶冷血,包括诸葛先生丶反派如蔡京丶十三凶徒等,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确定的人物小传来塑造,任何情节都不能以牺牲人物性格为代价。观众爱上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情节的工具。」

「第二,节奏是骨,必须紧凑。我同意李导的看法。四十集的篇幅(暂定),我们要做到张弛有度,但绝不允许注水。采用『主线贯穿,单元推进』的模式。

每个单元案件不超过三集,单元内要破案完整,单元结尾要留下与主线相关的悬念或线索。确保观众每集都能获得满足感,同时对接下来的发展保持期待。」

「第三,情感是血,要润物无声。」王盛看向蔡怡浓和那位老编剧:「感情戏要加,但不能硬加。所有的情感发展,无论是兄弟情丶师徒情还是男女之情,都必须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

要的是细腻的互动丶眼神的交汇丶关键时刻的舍身相互,而不是直白的告白和狗血的误会。把心动藏在细节里,让观众自己品出来,那才高级,才长久。」

「第四,风格是皮,要独特鲜明。」他继续道:「我们要做的,不是又一部普通的武侠剧。『武侠侦探悬疑』这个定位很好。武打设计要创新,要体现出四大名捕各自的特点,可以请最好的武术指导团队,结合威亚和实战,拍出美感与力量感。

画面要有电影质感,服装丶化妆丶道具要考究,营造出北宋末年那种繁华与危机并存的独特氛围。配乐也要精心打造,烘托情绪,强化记忆点。」

最后,王盛一锤定音:「总结一下,我们的《四大名捕》,要的是——人物立得住,节奏抓得人,情感动人心,风格打得响。

目标不仅是收视率,更要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武侠记忆,成为我们北影厂联盟和盛影传媒在电视剧领域的标杆之作!」

他看向李囯立和蔡怡浓:「李导,蔡制片,剧本后续的修改和完善,就按照这个方向,由你们牵头,与武侠组紧密合作,尽快拿出前二十集的修改稿。需要什麽资源,直接向我或者盛影这边提。」

他又看向赵老师和他的团队:「赵老师,辛苦你们了。方向已定,大胆去改。既要吸收李导他们带来的先进位作理念,也要守住我们原着的内核精华。」

「明白,王总!」李囯立和蔡怡浓异口同声,眼中充满了被信任和明确方向后的干劲。

「王总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拿出让您和大家满意的本子!」赵老师也激动地保证,身后的武侠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

王盛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那今天就这样。《四大名捕》这把剑,能否在今年的电视萤屏上寒光出鞘,就看各位的了。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明确的目标和饱满的热情离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