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177:对话小崔(2 / 2)
但这远远不够!
其他未能参与合作的地方电视台,眼见此节目热度空前,也纷纷挥舞着支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购买重播权。
「老王,咱们是老朋友了,这次《快乐女声》的带子,无论如何要给我们台一份,价格好商量!」
「我们台观众呼声太高了,播不了直播,重播也行啊!」
王长钿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抢购潮,光线传媒和湘省卫视迅速协商,制定了一个阶梯式的重播权价格体系。
即使价格不菲,订单依然纷至沓来。
从三月中旬开始,无论是在首轮合作电视台,还是在后续购买重播权的各地卫视丶地方台,只要在晚间黄金时段或周末下午播出《快乐女声》的比赛录像,尤其是张伯芝相关的场次,收视率无一例外地飘红。
许多错过了直播,或者想重温比赛的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
那种「已知结果」的观看,并未消减他们的热情,反而带着一种「见证传奇诞生」的参与感。
张伯芝在复活赛的惊险晋级丶总决赛的摇滚献唱,每一次重播,都能在社交圈层中引发新一波的小范围讨论。
这股「重播热潮」持续蔓延,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丶企业的闭路电视系统中,也被作为丰富员工业馀文化生活的内容进行播放,其影响力真正深入到了基层。
然而,真正将张伯芝推向又一个舆论高峰,让她在1998年3月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是她受邀参加的一档泱视王牌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此时的主持人,正是以其独特的「尴尬」幽默和犀利又不失温和的提问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崔。
节目录制当天,张伯芝在蔡怡浓的陪同下走进演播室。
她穿着一条简单的蓝色连衣裙,妆容清淡,与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样子判若两人,更像一个邻家女孩。
面对小崔和现场观众,她起初有些紧张,双手紧紧握着话筒。
小崔的开场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没有直接触及她的身世,而是从参加比赛的感受聊起,慢慢引导她放松。
当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她的家庭和未来打算时,张伯芝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我参加比赛,就系想赚多啲钱。」她没有回避,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坦诚地说出了在当下语境下显得有些「直白」甚至「功利」的目标:「带我妈妈同细佬,离开港岛嗰个环境。嗰边……有啲人,有啲事,令我觉得好唔安全。」
现场一片寂静,观众们被她的直接和背后的沉重所触动。
小崔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温和地追问:「所以,你的第一目的地,就是内地,是吗?」
张伯芝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系!」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小崔和镜头,继续说道:「其实,喺未被王生发掘,带我来内地之前,我谂过带屋企人去澳洲,或者英国生活。觉得嗰边可能……更远,更安全啩。」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由衷而温暖:「但系,来到内地之后,我发现……呢度同我想像中完全唔一样。」
她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发现的惊喜和真诚的赞叹:「呢度好大,好有活力,周围都喺度起楼,起路,好似每日都喺变化,有好多人为咗更好嘅生活喺度努力拼搏。最重要嘅系,我感觉好安全,好踏实。」
「夜晚行街,唔使惊遇到古惑仔;冇人会上门追债,恐吓你屋企人;周围嘅人,好似……好似都几友善,几热心。」她努力用有限的词汇描述着自己的感受:「虽然生活节奏可能冇港岛咁快,但系呢种安稳丶有希望嘅感觉,先系我同我妈妈最需要嘅。」
「我喺度参加比赛,公司嘅人对我好好,帮我安排住宿,教我讲普通话,帮我应对记者……我觉得,呢度先系我可以重新开始,俾到家人真正安稳生活嘅地方。」
她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但正是这份未经雕琢的真实,打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
小崔也被她的坦诚所触动,总结道:「所以,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而是这里的发展丶这里的安定丶这里的人情味,真正吸引了你,让你觉得这里才是归宿。」
「系!就系呢个意思!」张伯芝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灿烂而释然的笑容。
这期《实话实说》在三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晚上播出后,再度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张伯芝那句「呢度先系我可以重新开始嘅地方」和她对内地「安全丶踏实丶有希望」的描述,通过官媒的平台,传入了千家万户。
官方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的积极意义,后续的一些报导中,更加突出地引用了她在节目中的言论,将她塑造为「用脚投票」丶认同内地发展的港岛青年代表。
而在民间,她的形象也更加丰满和接地气。
人们欣赏她的孝顺和坚韧,也喜欢她的直率和坦诚。
「这姑娘实在,不装!」
「说得对啊,咱们这儿就是一天比一天好!」
「希望她在内地发展顺利,早点把家人接来团圆。」
张伯芝,这个十八岁的港岛女孩,凭藉一档选秀节目起飞,藉助官方媒体的东风,最终通过一次真诚的电视对话,成功地在一九九八年的三月,在无数华夏民众的心中,刻下了一道鲜明而独特的时代印记。
(本章完)
↑返回顶部↑